风险管理与危机中的“雄鹰与鸵鸟”效应一、风险管理原理1. 风险管理的起源、定义与分类风险管理起源于美国。在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的大公司发生重大损失促使高层决策者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随后几十年中,对企业的人员、财产和自然资源进行适当保护已形成了一门新的管理学科。这门学科在美国被称为风险学科。在 20 世纪 70 年代,风险管理已从美国传到加拿大和欧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风险管理开始引入我国,并日益受到重视,这必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风险管理的定义,由于各国学者对风险管理的出发点、目的、手段和管理范围等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而所提出的各种学说也不同。综合各种论述,根据多数比较一致的观点,对风险管理可以定义为:风险管理是管理主体(可以指个人、公司、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 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科学的决策,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置,以避免风险的发生或使损失减至最小。对于风险管理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划分:(1) 按风险管理主体,可分为个人( 含家庭 ) 、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公共机关等风险管理。(2) 按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技术、意外事故、海损、地震、洪灾、火灾等风险管理。(3) 按事故发生时受损失的形态不同,可分为财产、责任、人身、利润等风险管理。2. 风险管理的作用与程序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经济单位乃至整个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有利于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造就一个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2) 对家庭 ( 或个人 ) :可保障家庭免于巨大灾害损失的影响;可使家庭节省保费支出而不减少其安全保障;可使家庭充满信心,敢于承担较大的风险去创业或投资等。(3) 对社会:对社会经济单位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社会也从中受益;使各经济单位的资源得以更有效地利用,从而使风险处理的社会成本下降,并使社会经济效益增加等。风险管理需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1)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确定风险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其它部门合作;风险管理计划的控制;编制风险管理方针、策略等。(2) 风险识别。这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前,运用多种方法系统地、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的潜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