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塑料的增韧、增强与增刚VIP免费

塑料的增韧、增强与增刚_第1页
1/20
塑料的增韧、增强与增刚_第2页
2/20
塑料的增韧、增强与增刚_第3页
3/20
塑料的增韧、增强与增刚 黄 锐 教授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概述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重点转向聚合物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与高性能化、功能化等方面;或通过加工改变单一聚合物聚集态,或将不同聚合物共混使性能普通高分子材料变成可工程应用的高性能材料。 据统计,在改善和提高聚合物的性能中,主要包括冲击韧性、加工性能、拉伸强度、弹性模量、热变形稳定性、燃烧性能、热稳定性、尺寸稳定性等,获得高的冲击韧性、高的拉伸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位居前三位,成为聚合物材料改性的主要目标。作为结构材料的高分子,强度和韧性是两项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以往的研究表明,橡胶能有效地增韧,但造成强度、刚度较大幅度下降;无机填料能有效地增强,但往往造成冲击韧性明显下降。因此,如何获得兼具高强高刚高韧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实现同时增韧增强与增刚改性一直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应用研究热点。 近年来,随着对弹性体增韧机理的更进一步认识,人们在提高弹性体的增韧效果和新型弹性体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都开展了研究。弹性体增韧体系的强韧性与弹性体的种类,分散相的结构、粒子大小及分布,界面粘结以及基体等因素有关。有人采用弹性模量比橡胶类聚合物高 1-2 个数量级的EVA 作为PP 的增韧改性剂,研究了原料配比、工艺条件和微观结构对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共混物的增韧机理主要是EVA分散相粒子的界面空洞化引起PP基体屈服。该共混物在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刚性相对下降很小,并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其综合性能优于 PP/EPDM 共混物。通过改善弹性体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粒子与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等来达到共混材料的强韧化,已有很多文献报道。有研究表明,质量比为 80/20 的动态硫化 PP/EPDM 和 70/30 非硫化型 PP/EPDM 的韧性几乎相同,可以用更少的弹性体用量而达到同样的增韧效果以保持 PP 的刚性和耐热性。 上述通过优化增韧体系的形态结构来提高聚合物的综合性能,其效果仍然有限。于是,人们逐渐把目光转向新型弹性体的开发与应用。如有人制备了一种马来酸酐官能化的、具有以半结晶性塑料为核、橡胶弹性体为壳结构的新型增韧剂,与传统的纯橡胶类增韧剂相比,不仅可以增韧尼龙和热塑性非晶共聚酯,而且减少了共混物强度和模量的降低。也有用新型茂金属聚苯乙烯弹性体(PSE)增韧改性聚苯乙烯的力学性能和形态,与传统用 SBS...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塑料的增韧、增强与增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