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品备件保证措施 一、基本原则 1、从维护和维修实际出发,满足设备维护维修需要,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2、重点设备及停工损失很大的设备,其备件应优先储备,储备品种也应适当增加。 3、同型设备的数量设备较多,在已经掌握了零件的磨损规律的情况下,为减少维修工作量和时间,可适当扩大备件的储备品种。生产用重要设备的备品备件,和采购周期长、采购难度大的备品备件,作为主要备品备件。 二、备品、备件范围 1、各种配套件,如滚动轴承、皮带、链条、皮碗油封、液压组件、电气组件等。 2、设备说明书中所列出的易损件。 3、传递主要负载而自身又较薄弱的零件,如小齿轮、联轴器等。 4、经常摩擦而损耗较大的零件,如皮带、滑动轴承等。 5、保持设备主要精度的重要运动零件,如主轴等。 6、加工困难、生产周期长、需要外单位协作或制造的复杂零件。 7、生产流水在线的设备和生产上的关键(重点)设备,应储备更充分的易损件或成套件。 8、备品备件不包含常用标件(如螺钉螺帽等)。 三、备品、备件数量依据 1、备件的储备品种和数量主要由技术部根据厂内实际使用数量,损坏频繁情况,采购周期等因素确定。 2、同时投产设备的数量。企业的设备很多是同时投产的,当设备使用到一定年限时,某些零件将会出现同时达到磨损极限的情况,即出现消耗高峰。在此之前,应适当增加备件的储备品种和储备量。 3、零件的通用化程度。生产厂家不同、出厂年月不同、机型不同的设备,凡能通用或互相借用的零件,应统一考虑,以减少备件的储备品种。 4、最低库存量表应每年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一次。 四、备品、备件的补充 1、库房管理人员应依据品备件最低库存量表中项目经常核对和检查。 2、库房管理人员依据表中所列项目,在检查中发现主要备品备件实物达到最低库存量时,填写申购单向材料计划员提出采购需求。 3、采购量较大时由技术部招标或合同采购,至少采取货比三家。 4、设备主要备品备件表中如最低库存量发生变化和更改,以更改后的表为准。 五、物资器材的入库验收 1、物资入库,应先入待验区,检验不合格不准进入存货区,更不准发放和投入使用。 2、物资购回后,采购人员主动到库房办理入库手续,库管员应根据采购单、送货单、随产品数据和发票对进厂器材的外观、封装、名称、型号、规格、质量、数量逐项核对,详细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知采购处理。完整无损和证物相符后方可接收,并按入库单的要求签字。 3、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