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企业文化的体系与内涵——集团董事办2012年2月建强企文化立百年基业华润要建成世界一流企业,首先要建设世界一流的企业文化。没有一流的企业文化,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华润集团历史华润集团简介华润文化华润的前身是193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联和行更名为华润公司。解放前,华润一直是党在香港隐蔽战线的重要机构。抗战期间的使命是参与党在香港领导的抗日募捐活动,为根据地采购和运送军需物资。解放战争期间承担的重要任务包括,打通香港与东北解放区贸易通道,接送爱国民主人士北上参加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配合三大战役采购军需物资,策反招商局海辽号起义、两航起义等。华润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重大贡献。红色华润(1938-1952)综合性外贸公司(1952-2000)解放初,国家对驻港贸易机构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重组合并,1954年内地驻港机构全部划归华润公司领导,华润成为内地各进出口公司在港总代理。新中国建设时期,华润为确保香港市场稳定供应进行了不懈的努力。60年代初,在华润的倡议下,“三趟快车”成功开行,解决了内地鲜活冷冻产品对港长期稳定供应的问题。70年代初,华润将国产石油引入香港市场,解决了本地油荒。作为内地在海外最大的现汇来源窗口,华润的进出口贸易额一度达到中国外贸总额的三分之一。华润也是“广交会”的发起者,长期担任着广交会组织者的角色。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随着外贸体制改革,华润逐步由代理贸易向自营贸易转变,并开始多元化实业投资,在香港参与投资了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油库、油站、码头、隧道、三号干线等,为以后的实业化转型奠定了基础。九十年代起,内地进入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华润审时度势,果断告别传统贸易业务,迈向实业化、走向资本市场。1992年,华润拥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华润创业,以此为开端,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通过收购兼并加速企业发展。90年代末,华润在企业发展模式、组织架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彻底摆脱了传统贸易公司的特征。综合性外贸公司(1952-2000)以实业化为核心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2001-今)2001年,华润顺应内地经济腾飞,两地经济迅速融合的趋势,确定了“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再造一个华润”的战略目标,面向内地积极发展,围绕消费品、电力、地产、水泥、燃气、医药、金融等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业务板块有进有退,主营行业快速增长,利用资本市场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产业群,行业领导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业态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形成了独特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华润集团历史华润集团简介华润文化整体实力:全球500强,排名第233位三家上市公司为恒指成份股连续6年国资委A级企业央企净利润排名第8央企业绩考核排名第7行业地位:第一:零售、啤酒、燃气、化工、电力(盈利能力)、食品(香港)第二:医药第三:水泥前五:地产、纺织、微电子知名品牌:零售华润万家、苏果、欢乐颂、中艺、华润堂、Ole’、Blt、Vango、Voi_la!、VIVO采活、Pacificcoffee啤酒雪花啤酒食品五丰食品饮料怡宝纯净水、麒麟饮料地产万象城、幸福里、橡树湾医药“999”、“双鹤”、“东阿阿胶”、“紫竹”华润集团历史华润集团简介华润文化华润企业文化是华润在七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和辛勤耕耘中,在继承传统、不断扬弃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为全体华润人所认同并遵守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经营理念,及其所规范的行为准则和企业形象的总和。她是华润的生命之本、动力之源。华润企业文化的特质实业化发展初期(1992-2000)红色华润时期(1938—1952)卓越文化变革文化商业文化实业化发展腾飞期(2001-今)忠诚文化创业文化总代理贸易时期(1953-1983)自营贸易向实业化转型时期(1983-1991)市场意识主动应变开拓创新创业信念奋斗牺牲责任奉献信誉激情敬业华润文化演进业绩至上市场导向机遇意识规范专业转型变革诚实守信业绩导向客户至上感恩回报基业长青人文精神组织进步快速学习战略执行团队协作专业精神探索求新华润企业文化的特质忠诚文化华润文化是始终为了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