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前臂血肿的诊治与防止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forearm hematoma after transradial artery approach for coronary intervention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介入诊治是介入心脏病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进展,近十余年来,该技术一经推广便风靡全球。由于桡动脉周边无重要的神经和静脉,桡动脉本身走行表浅,易于压迫固定,与尺动脉共同构成手部双重供血,其穿刺部位的并发症明显少于经股动脉径路。同时,桡动脉入路还含有创伤小,无需长久卧床,患者舒适度提高,术后护理工作量小,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1, 2]。近年来,在当今强化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时代,不仅仅是冠脉介入,涉及颈动脉、肾动脉、桥血管甚至下肢动脉在内,越来越多的介入技术都相继采用桡动脉途径开展,而尺动脉、对侧桡动脉、股动脉普通做为补充和备选[3-6]。ESC血运重建指南也推荐桡动脉入路为原则入路方式。现在国内中心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技术所占比例均超出 80%,据有关数据报道,中国大陆冠脉介入的总病例数超出 75 万。因经桡动脉介入的基数庞大,其有关并发症也不容无视。由于桡动脉特殊的解剖特点,如血管细小,血管壁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较多和穿刺造成的血管壁损伤,桡动脉径路有其特殊的并发症,涉及前臂疼痛不适、前臂血肿,桡动脉痉挛、桡动脉损伤闭塞、以及严重的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其中,前臂血肿是桡动脉径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 1%-2%,前臂血肿可出现在穿刺点局部,也可发生于远离穿刺点的部位,严重的前臂血肿可引发严重的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因此需临床高度重视[7]。本文就经桡动脉介入诊治术后发生前臂血肿并发症的有关进展综述以下。1. 病因前臂血肿的病因分为下列几点:①操作因素:亲水涂层的超滑导丝在上行过程中极易进入细小分支,造成分支末梢受损甚至穿孔;初学者重复穿刺,造成桡动脉损伤;粗暴操控导丝、导管上行会引发血管损伤、痉挛甚至撕裂,此时强行推送导管更容易造成出血;导丝进入副桡动脉;术后穿刺部位压迫不当,穿刺点渗血进入前臂皮下组织[8]。②血管因素:先天性桡动脉细小、发育不良;桡动脉、肱动脉血管襻,桡动脉、肱动脉极度迂曲、钙化;老年,女性,高龄、低体重、糖尿病、心肾功效不全等,血管内皮细胞功效较差;情绪紧张、导丝上行过程中刺激血管内皮造成的桡动脉痉挛。③药品因素: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大量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肝素、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