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查房针对以下病历进行护理查房吕秀萍,女,47岁,初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因剑突下不适,上腹痛伴呕吐3h来我院就诊,生命体证:T:36.9度P:81次/min。BP:181/112mmHg。R:19次/minBS:6.2mol/L予泮托拉唑护胃,间苯三酚解痉止痛,硝酸甘油降血压扩血管,拜阿司匹林替格瑞若抗凝治疗,做好术前准备,送介入治疗,既往无过敏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心电图:v1----v3st段抬高。查血肌钙蛋白1.8ng/ml,肌酸激酶348u/l,ck-mb40.9u/l。患者家人非常关心。体格检查T37.1℃,P84次/分,R20次/分,Bp124/80mmHg。患者神志清,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律齐,无胸闷胸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未触及明显肿块,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V级,双侧巴氏征阴性。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护理诊断/问题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肌收缩力降低有关活动无耐力:与1、疼痛/不适。2、氧的供需失调。3、焦虑。4、虑弱/疲劳。5、心律失常。6、强制性活动受限。7、心输量减少8、组织灌注不足有关体温过高:与心肌梗死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水电解质紊乱:与低钾有关便秘:与饮食不合理,焦虑,环境改变有关护理诊断/问题有出血的危险:与抗凝治疗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猝死恐惧焦虑:与发病急、病情重有关知识缺乏(特定的)与缺乏对疾病、治疗、危险因素的正确认识护理措施一般护理病情观察溶栓治疗的护理用药护理术前术后的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措施一般护理休息卧床休息-床上活动-床边活动-室内活动给氧给氧治疗,流量3—4升/分。保持大便通畅多吃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饮食低盐(<6g)低胆固醇(<200mg)易消化清淡饮食,避免饱餐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予合适的体位休息心理护理指导病人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应多与患者沟通,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减少恐惧感。护理措施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是否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若有立即通知医生,备好抢救物品,以便随时配合抢救。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咳痰、气急、肺部湿罗音等表现,以及时判断有无心力衰竭。密切观察出血征象如皮肤发绀、穿刺部位出血过多、血尿、腹部或背部疼痛、严重头痛、神志改变等。护理措施溶栓治疗的护理(1)建立静脉通路,保持输液通畅。(2)溶栓前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3)尿激酶150万u溶入生理盐水100ml,半小时内输注完毕,用药后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内脏有无出血的不良反应。(4)定时描记心电图及检查心肌酶,溶栓成功的指征①2小时胸痛消失②2小时ST段回降>50%③CK峰值前移④心肌再灌注心律失常。护理措施用药护理1.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替罗非班2.解除疼痛:吗啡3.再灌注治疗:尿激酶溶栓、阿替普酶4.β阻滞剂:美托洛尔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6.硝酸酯类药物:鲁南欣康7.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8.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术前护理饮食(不需禁食)心理(避免紧张)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生活(舒适)检查(必要的检查)术后护理•卧床休息(24小时)•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症状)•观察穿刺点情况(腕关节制动24小时)•药物(抗凝治疗的护理)•鼓励多饮水(8小时内1500ml以上)健康指导1.控制情绪2.节制饮食3动静结合既要有适当的体力活动,又要有必要的休息。4.日常生活规律指生活有合理的作息规律,劳逸适当。饮食易清淡、质软、易消化,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忌烟酒保持心情舒畅,定时吃药。5.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如有病情变化,要随时就诊。随身携带心血管疾病的“急救盒”。基本概念心肌梗死: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极少数为冠状动脉持久痉挛、炎症所致。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先兆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为最突出。症状1.疼痛:程度重、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