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开设学期:第 3 学期学时数:144一、课程概述“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三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选择、使用和维护电机、变压器及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电机、变压器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机械特性及运行特性,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掌握常用机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新型电机、电器及电气控制设备的分析、调试、维护方法,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掌握相关项目的实际开发和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此课程领域的学习分成 10 个学习情境,学习领域完全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以六步法(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教学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兴能力以及岗位能力等各项素质。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按照本专业学生所需掌握的内容将整个课程体系按两大部分内容来授课一部分是电机运行与维护部分,另一部分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检修。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授课方式中理论和实践脱离,先理论后实践的学科型模式,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将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部分划分为若干个模块,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采用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将“知识学习、职业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构建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多元化的实训教学环境,能力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常用变压器、电机、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正确选择及使用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