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高宓憶物理治療師近年來由於國內醫療進步、國人經濟及飲食習慣改變,糖尿病人口有逐年增加之趨勢,且依據行政院衛生署之資料統計, 糖尿病 已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 由於大部分糖尿病患常會伴隨許多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 ( 周圍、自主神經 ) 病變、血管病變⋯等;再者,此類病患也比正常人罹患心臟病或腦中風之機率為大。因此,正視糖尿病問題已成為國人刻不容緩之健康議題。糖尿病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型糖尿病 ( 胰島素依賴型 ) ,需靠胰島素注射來控制血糖;第二型糖尿病 ( 非胰島素依賴型 ) ,對於胰島素的阻抗較高或敏感度較低,一般靠飲食控制或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因此,對於糖尿病之控制不外乎飲食節制、早期體重控制、藥物治療及運動。而一般糖尿病患大都知道可靠藥物治療來控制血糖,而運動雖是老生常談,但是該作什麼種類的運動?運動的量要多大?⋯等疑問,而到底物理治療可提供糖尿病患者什麼樣的幫助呢?此時,醫院的物理治療師會依據您個人不同之體能狀況,設計適合糖尿病患之運動訓練計畫,此完整之運動訓練計畫應包含: 運動之型式、 強度、頻率及時間,有計畫及目標地執行。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經由規律運動訓練的好處包含:1. 有助於良好之血糖控制,糖化血色素值降低 ( 運動訓練增加了胰島素之敏感度) 。2. 改善心肺功能,增加有氧運動能力及改善肌力。3. 降低休息及運動時之血壓。4. 降低休息及次極限運動時之心跳。5. 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6. 體重之減輕及控制。7. 預防心血管疾病之發生。8. 減少併發症,進而改善生活品質。因此,針對第一型及第二型糖尿病患,文獻報告提出之運動建議如下:( 一) 第一型糖尿病患運動型式﹣步行、慢跑、騎腳踏車、爬樓梯等屬於大肌肉群之有氧運動。運動強度﹣60-90% 之最大心跳或 50-85%之最大攝氧量。運動頻率﹣每天,以達到良好之血糖控制。運動時間﹣20-60 分鐘,且需 5-10 分鐘之暖身及緩和運動。※ 運動介入時機 (timing) ﹣ 很重要,且須同時考慮病患胰島素治療時間及血糖數值,且避免在胰島素作用之高峰期進行運動訓練,或注射胰島素之部位過度運動。( 二) 第二型糖尿病患運動型式﹣步行、慢跑、騎腳踏車、爬樓梯等屬於大肌肉群之有氧運動。運動強度﹣60-90% HRmax 或 50-85% VO2max。運動頻率﹣3-5 次/ 週,以達到良好之血糖控制;但若病患有胰島素治療則為每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