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解读 ○吴方荣 最高人民法院 2024 年 6 月 22 日出台了《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将于今年 8 月 1日起施行。8 月 1 日后起诉到法院的案件都将适用该司法解释。《解释》主要是三部分内容:一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二是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三是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需要注意的是,《解释》调整涉及的土地使用权范围仅仅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包括集体土地和国有农用地。《解释》第一部分共六条(1—6),规定了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二条:“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出让方与受让方订立的土地使用权出让书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也就是说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出让方必须是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这与我国《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是一致的。《解释》明确将不具备法定主体资格的开发区管委会与受让人订立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按无效处理,意在对今后土地出让行为给予法律规范。其次,《解释》对开发区管委会历史遗留下的为数不少的出让土地问题,仍给予一定的补救手段,即在起诉前经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追认的,可以认定有效,同时为防止追认手段的滥用,对追认的范围限定在《解释》实施之前的情况。另外,《解释》第三条规定:协议出让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不得低于订立合同时当地政府根据国家规定确立的最低价,否则价款条款无效。这种情形在目前操作中也时有发生,应当引起注意。上述规定对于在二、三线城市寻找土地项目的公司,特别具有指导意义,因为这些地区的土地出让主体、程序等相对宽松,但同时也带来操作不法律规范的问题,这次司法解释将上述问题进行了明确,对于我们今后类似项目的操---------------------------------------------------------精品 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作很有指导意义。《解释》的第二部分共七条(7—13),规定了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及了两类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即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第七、八、九、十条)和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第十一、十二、十三条)。关于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解释》对两种不法律规范情况下的转让行为作出有效认定:一是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