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试验数据分析和承载力评定方法一、试验数据分析1.试验资料的修正(1)测值修正(2)温度影响修正(3)支点沉降影响的修正2.各测点变位(挠度、位移、沉降)与应变的计算。3.应力计算4.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的比较1.试验资料的修正(1)测值修正根据各类仪表的标定结果进行测试数据的修正,如考虑机械式仪表较正系数、电测仪表率定系数、灵敏系数、电阻应变观测的导线电阻影响等等。当这类因素对测值的影响小于1%时可不予修正。1.试验资料的修正(2)温度影响修正温度对测试的影响比较复杂。结构构件的各部位不同的温度变化、结构的受力特性、测试仪表或元件的温度变化、电测元件的温度敏感性。自补性等等均对测试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逐项分析这些影响是困难的。一般可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温度影响修正,即利用加载试验前进行的温度稳定观测数据,建立温度变化(测点处构件表面温度或空气温度)和测点测值(应变和挠度)变化的线性关系然后按下面两式进行温度修正计算:S=S’-Δt·Kt式中,S一一温度修正后的测点加载测值变化;S’一一温度修正前的测点加载测值变化;Δt一一相应于y观测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Kt一一空载时温度上升1℃时测点测值变化量。式中:ΔS一一空载时某一时间区段内测点测值变化量;Δt1一一相应于ΔS同一时间区段内温度变化量。温度变化量的观测对应变宜采用构件表面温度,对挠度宜采用气温。温度修正系数尺应采用多次观测的平均值,如测值变化与温度变化关系不明显时则不能采用。由于温度影响修正比较困难,一般不进行这项工作,而采取缩短加载时间、选择温度稳定性较好的时间进行试验等办法,尽量减小温度对测试精度的影响。t1tSK1.试验资料的修正(3)支点沉降影响的修正当支点沉降量较大时,应修正其对挠度值的影响,修正量C可按下式计算:式中:C——测点的支点沉降影响修正量l——A支点到B支点的距离;x——挠度测点到A支点的距离;a——A支点沉降量;b——B支点沉降量。2.各测点变位(挠度、位移、沉降)与应变的计算根据量测数据作下列计算:总变位(或总应变)St=S1-Si弹性变位(或弹性应变)Se=S1-Su残余变位(或残余应变)Sp=St-Se=Su-Si式中:Si一一加载前测值;S1一一加载达到稳定时测值;Su一一卸载后达到稳定时测值。2.各测点变位(挠度、位移、沉降)与应变的计算引入相对残余变位(或应变)的概念描述结构整体或局部进入塑性工作状态的程度。相对残余变位(或应变)按下式计算:式中:S’p——相对残余变位(或应变),Sp——残余变位(或残余应变),St——总变位(或总应变)。3.应力计算根据测量到的测点应变,当结构处于线弹性工作状态时可以利用应力应变关系计算测点的应力。(1)单向应力状态(2)平面应力状态①当主应力方向已知时式中:E——构件材料弹性模量;v——构件材料泊松比;ε1、ε2——方向相互垂直的主应变;d1、a2方向相互垂直的主应力。3.应力计算②主应力方向未知时需用应变花测量其应变计算主应力,应变花的常见形式为直角形或等边形,由三个应变片组成;也可以增加校核片布置为扇形和伞形。4.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的比较为了评定结构整体受力性能,需对桥梁荷载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值比较;以检验新建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荷载标准,或判断旧桥的承载能力。比较时可以将结构位移,应变等试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列表进行比较,对结构在最不利荷载工况作用下主要控制测点的位移、应力的实测值与理论分析值,要分别绘出荷载位移(P-Δ)曲线;荷载应力(P-α曲线)并绘出最不利荷载工况作用下位移沿结构(纵、横向)分布曲线和控截面应变(沿高度)分布图,绘制结构裂缝分布图(对裂缝编号注明长度、宽度、初裂荷载以及裂缝发展情况)。为了量化;以及描述试验值与理论分析值比较的结果,此处引人结构校验系数:式中:Se一一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弹性变位(或应变)值;Ss一一试验荷载作用下的理论计算变位(或应变)值Se与Ss的比较可用实测的横截面平均值与计算值比较,也可考虑荷载横向不均匀分布,而选用实测最大值与考虑横向增大系数的计算值进行比较。横向增大系数最好采用实测值,如无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