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临床途径()一、慢性鼻炎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第一诊疗为慢性鼻炎(ICD-10:J31.004)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1/22.2-22.6)(二)诊疗根据。根据《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鼻塞、流涕、咽干、嗅觉下降。2.体征:鼻腔粘膜充血,下鼻甲肿胀;或下鼻甲粘膜肥厚,鼻甲骨肥大。黏膜表面凹凸不平,可呈结节状或桑葚样变化。3.鼻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提示鼻腔黏膜慢性炎症,下鼻甲肥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药品治疗或手术治疗(四)原则住院日为 7 天。(五)进入途径原则。1.第一诊疗必须符合 ICD-10:J31.004 慢性鼻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含有其它疾病诊疗,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解决也不影响第一诊疗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途径。(六)住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效、电解质、血糖、凝血功效;(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5)鼻腔鼻窦 CT、鼻内镜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1)过敏原及有关免疫学检测;(2)鼻功效测试。(七)治疗方案与药品选择。1.药品治疗(1)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2)鼻腔冲洗:生理盐水冲洗鼻腔。(3)鼻腔减充血剂:麻黄素及羟甲唑林局部使用。2. 微波治疗3.手术治疗 慢性肥厚性鼻炎可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或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八)出院原则。1.普通状况良好。2.没有需要住院解决的并发症。(九)变异及因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有关诊疗和治疗等,造成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疗和治疗,造成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二、慢性临床途径表单合用对象:第一诊疗为慢性鼻炎(ICD-10:J31.004)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04/22.2-22.6)患者姓名: 性别: 年纪: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原则住院日:7 天时间住院第 1 天住院第 2 天住院第 3 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毕病历书写□上级医师查房,初步拟定治疗方案□上级医师查房□完毕入院检查□完毕必要的有关科室会诊□完毕上级医师查房统计等病历书写□向患者及家眷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手术病人需订立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