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数据中心及其应用系统(二期、三期)项目 项目建设要求 背景 介绍 一、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情况介绍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由科技部会同国家卫健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共同开展建设,2012 年7 月5 日正式启动。截至目前50 个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分四批在眼科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妇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老年疾病等28 个疾病领域布局建设了50 家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在2019 年获批成为眼部疾病领域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目的在于解决临床医学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研究脱节,科学研究的成果不能很好地转化为临床医学应用,先进诊疗技术不能快速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普及等难题。同时也是打造一批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的高地。 主要目标: 构建体制化、机制化的转化推广体系,打造一批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生物样本库和药械评价平台,搭建国际一流的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让更多疑难杂症有更好的诊疗手段;重点开展临床循证研究、转化应用研究、应用推广研究及防控策略研究四类研究。 开展20-30 项万人以上规模的疾病人群队列研究,开发50-80 项疾病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制定不少于15 项国际水平的临床实践指南,普及推广一批医学科技成果。 强化医学研究基础平台建设,提升整体医学科研水平。 推动生物样本、医疗健康大数据等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在各疾病领域建成国际水平的生物样本库和数据库,搭建先进的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为高水平科技攻关提供平台支持。 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按照《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2017 年修订)》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的动态管理,并为后续中央财政支持提供重要依据,特制定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由建设水平、科研产出、公共服务3 个一级指标及其下设的8 个二级指标、20 个三级指标构成,通过多方面收集信息、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