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一、单项选择题(20题) 1、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 A.社会关系 B.人类自我意识 C.社会实践 D.利益关系 1、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C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D.社会分工的不同 3、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B )。 A.社会意识 B.社会实践 C.社会认可 D.社会规范 4、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D )。 A.传统 B.语言 C.公有制 D.劳动 5、下面哪种说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 D )。 A.三纲五常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女子无才便是德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6、社会主义道德核心是( A ) A.为人民服务 B.尊老爱幼 C.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利己不损人 7、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D) A.政治制度 B.文化传统 C.传统习惯 D.上层建筑 8、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是(B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 D.荣辱观 9、道德的评价标准是( C ) A.是非标准 B.美丑标准 C.善恶标准 D.知行标准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 D ) A.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B.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C.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11、“为人民服务”道德规范的要求不包括是(D )。 A.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B.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C.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言行作斗争 D.向上级领导机关负责 12、公民做了好事不留名( A )。 A.是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 B.是与学英雄模范,争创英雄业绩,实现人生价值相矛盾的 C.失去了取得酬报的机会,太傻了 D.不能体现平凡与伟大的统一 1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C)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14、中国古代先贤把“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仍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称之为(A ) A.慎独 B.内向 C.忠诚 D.谦让 15、道德的功能不包括(C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强制功能 D.沟通功能 16、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中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