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构图 杜兴顺 李金龙 1999年 03月第 1版 目 录 构图概论 构图的概念 构图与视觉 构图与心理 构图与创造 构图的构成要素 内容要素 内容要素的形态转化 形式要素 构图的关系要素 形状关系 位置关系 面积关系 方向关系 层次关系 构图的形式规律 平衡 秩序 对位 调和 对比 统一 构图的基本形式 横向分割型 纵向分割型 纵横分割型 斜置型 轴线型 交叉型 指示型 几何型 散点型 自由型 构图范例 台湾有一组以“形似毒蛇头的胶片”、“带刺的麦克风”和“霉变的铅笔”为画面的平面广告,并配以这样的文字:“画面,是最容易制造假象的工具;言语,是最容易产生误导的媒介;文字,是最容易煽动人心的利器”。——樊志育.广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在原书中,有术语“地子”,我在摘录时改写为“底子”,不知正确与否,特此说明。 第一页 构图概论 平面设计泛指在长宽两度空间内进行的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美术印刷设计、编辑设计、书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图标设计等都属于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构图,最初是从绘画构图演变而来的。早期的平面设计,就构图形式而言,可以明显的看出其单纯遵循绘画构图的形式法则,只关心画面的美学价值,不重视构图视觉传达效果的特点。这在当时经济不发达、信息量小的情况下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商品竞争激烈、各种媒体的大量信息充斥人们视野的今天,设计构图只关心美,显然就很不够了。因为平面设计不是供玩味的艺术品,而是旨在迅速传达特定的视觉信息。因此,现代平面设计的构图,必须从视觉信息传达功能的立场出发,研究构图与视觉、构图与心理,处理号美与传达效果的关系,使构图有效的为设计目的服务。 构图的概念 以往把构图叫做“经营位置”,“形象化的表现”,是“解决形象与空间的关系”。显然构图的任务和目的单纯是为了创造美的形式。这是不符合现代设计功能第一原则的。 现代平面视觉传达设计,就其全过程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二个阶段,即思想性阶段和视觉化阶段。在思想性阶段要进行关于设计目标、设计背景、设计方法等多方面的构想,从而产生明确的设计创意,这一过程叫做构思。而在视觉化阶段,则是将构想好的创意,通过文字和图形的处理,转换成可视的图像信息,这一过程叫构图。构图的这一新概念,是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定义的。它的任务和目的,是制作可视的图像信息,而不是单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