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颅咽管瘤课件VIP免费

颅咽管瘤课件_第1页
1/28
颅咽管瘤课件_第2页
2/28
颅咽管瘤课件_第3页
3/28
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CP〕1概述•在胚胎时期的第2周,原始的口腔顶向上突起形成一个深的盲袋,称为拉克氏袋〔RathkesPouch〕,稍晚一些在前颅窝底部向下出现漏斗突,两者相互接近,构成垂体。拉克氏袋形成腺垂体,漏斗形成神经垂体。拉克氏袋与原始口腔相连的局部逐渐变细,形成一管道,即颅咽管,也称垂体管。在正常情况下,胚胎7~8周颅咽管即逐渐消失,在发育过程中常有上皮细胞小巢遗留,即成为颅咽管瘤的组织来源。•其起源是在垂体柄结节部的鳞状表皮细胞巢,也可能来自垂体固有细胞的组织转化2流行病学•鞍区肿瘤第二位•儿童最常见鞍区肿瘤•两个顶峰期,15以下及40-60岁,前者发生率达70%•男女比例约2:13鞍区肿瘤发病率•垂体腺瘤54.8%•颅咽管瘤35.4%•鞍结节脑膜瘤5.2%•异位松果体瘤2.8%•视神经胶质瘤1.0%•上皮样囊肿0.7%•视穿插胶质瘤0.2%4好发部位及特点•鞍外型及鞍内外型多见占90%•鞍内型极少见主要见于成人•囊变囊性或囊实性为主•钙化囊壁、瘤体可发生钙化,钙化率70%•实性少见,低于10%5临床表现•下丘脑病症:尿崩、贪食、肥胖、发育不良、性功能障碍;•高颅压病症: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垂体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女性月经失调、不育,男性毛发脱落、性欲延迟;•视穿插受压:双颞侧偏盲或单侧视野缺损;•其他病症:癫痫、神经损害。6影像学表现•CT:平扫以囊性和局部囊性为主,形体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分叶状。CT值变化范围大〔含胆固醇、钙质、蛋白质不同〕。多数肿瘤实体局部与囊壁可见钙化,钙化形体不一,可呈沿囊壁的蛋壳样钙化,实体肿瘤内钙化多为点状或不规那么形,亦可为大团块钙化。增强扫描,实性局部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壁呈环状强化。室间孔闭塞出现脑积水。•MRI:T1可以为高、等、低或复杂信号;T2以高信号多见,钙化时为低信号。实性肿瘤T1为等信号,T2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局部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壁呈蛋壳样增强。7要点•钙化、囊腔、环形强化89101112鉴别诊断13垂体瘤•垂体大腺瘤的患者成年人居多,大局部在鞍内,鞍内生长为主要的生长方式,也可向鞍上生长,鞍底下陷,蝶鞍多有扩大。肿瘤可合并出血囊变,一般少有钙化。如果鞍区可以清晰识别出垂体或者垂体柄,就可排除垂体瘤的可能。颅咽管瘤患者肿瘤多在鞍上,其鞍底多正常,蝶鞍多无扩大,有可能在肿瘤下方观察到正常垂体。14•大腺瘤:中老年,鞍内为主,蝶鞍扩大,“垂体改变,少有钙化,束腰征〞。•微腺瘤:垂体改变,动态增强扫描,肿瘤相对低信号。15垂体瘤1617脑膜瘤•中年,女性,钙化少见,罕见囊变及出血,周围骨质改变,MRI“增强可见脑膜尾征〞。1819鞍区生殖细胞瘤•儿童,女性,尿崩症,垂体柄增粗,后叶T1高信号消失,钙化少见,可合并其他部位,放疗敏感。2021表皮样囊肿〔胆脂瘤〕•中年,视力改变,脑脊液信号,DWI高信“号,无强化,匍行生长,见缝就钻〞为其特征表现。2223Rathke囊肿•中年,女性,鞍内,信号均匀,不强化或边缘轻微增强。2425总结•病变定位〔蝶鞍内、上、下或侧方〕•→病变分析〔信号、囊性、实性、流空、钙化〕•→结合特点,鉴别诊断2627谢谢28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颅咽管瘤课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