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及治疗 新生儿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但治疗和护理却不可大意,否则可能变得很严重,爸爸妈妈们要做好预防工作,同时需要多多储备一些常见疾病的知识,以便在情况发生时,可以最快的做出反应。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皮肤发黄。 巩膜黄染。 体重减轻。 嗜睡、吃奶无力。 病理性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且黄疸持久,出生2— 3 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并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现象。 新生儿黄疸原因及其分类 50%的新生儿出生后可出现黄疸,常常是因为婴儿肝脏不能快速代谢胆红素所引起。首先出现在头部,随着胆红素水平升高,可扩展到全身。如果分娩时有产伤的婴儿可能会患上黄疸,因为大量血液在损伤处分解形成更多胆红素。早产儿也是因为肝脏不成熟,容易出现黄疸。其他原因如感染、肝脏疾病、血型不相容等也会引起黄疸,但并不常 2 见。 黄疸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即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 2~3 天出现,4~6 天达到高峰,7~10 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过低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若生后24 小时即出现黄疸,2~3 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即胆红素脑),其愈后差,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首先应检查婴儿的胆红素水平,确定并没有达到高危的程度,以免损伤神经系统。可以从婴儿的静脉或者脚后抽血检测,最新的检查方法,可以用光感器。黄疸可以用光纤疗法治疗和酶诱导剂,最新的治疗方法则是胆红素包裹法。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护理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预防要注意防止如孕期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妈妈妊娠需要注意的: 3 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新生儿感冒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常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轻微的感冒1~2 天就会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