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的知识点总结1、力的基本概念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2 力的单位 N3 力的表示方法1 力的图示;2 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用线段来表示力,线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线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4 力的三要素1 大小;2 方向;3 作用点。5 力的作用效果1 使物体发生形变;2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产生加速度。6 力的分类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按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向心力。按作用方式分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外力。7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作用、强相互作里、弱相互作用。8 力的基本特性1 物质性:由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任意一个力必然与两个物体密切相关,一个是其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其受力物体。2 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相关的运算中所遵从的是平行四边形定则3 瞬时性:所谓的力的瞬时性特征,指的是力与其作用效果是在同一瞬间产生的。4 独立性:力的独立性特征指的是某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力是否存在毫无关系,只由该力的三要素来决定。5 相互性: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 A 施力于物体 B 的同时,物体 B 也必将施力于物体 A。而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总是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种性质等关系。2、常见的力1 重力1 重心1. 重心概念的实质是从作用效果上命名的,是一种等效的处理方法。2. 测量: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测出二力平衡原理,但也不是说,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可用悬挂法测出,一般适用于薄板等。3. 几种情况的重心位置:1 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即几何中心。2 均匀杆或链的重心,随其形状变化而变化。3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匀质环。4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有关.例载重汽车的重心,随所装货物多少和装载位置的变化而变化。4. 几何上所讲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不是物理概念中的重心。同时注意“重心”也不能认为是“中心”。2 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区别与联系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不能认为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因为此引力除产生重力外,还要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如图所示。因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处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