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民事诉讼程序价值第二节民事诉讼目的第三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第四节诉与诉权第五节诉讼标的第一节民事诉讼程序价值一、民事诉讼程序的内在价值2、诉讼效益科学设置诉讼程序缩短诉讼周期裁判结果的正确率诉讼行为的有效性二、民事诉讼程序外在价值1、实体公正2、秩序价值第二节民事诉讼的目的民事诉讼目的是指诉讼制度是为了什么而存在或者设立的。私权保护说: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学说私法秩序维持说:垄断资本时期的学说纠纷解决说: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快速处理纠纷的需要程序保障说:法院“以诉讼过程本身为中心”多元说:基于不同法律主体的目的诉求第三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一、概念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受民事诉讼法调整的,存在于人民法院和一切参与人之间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关系。1、一面关系说2、两面关系说法院法院原告原告被告被告3、三面关系说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征1、是以法院为主导的法律关系2、是具有一定权力性质的法律关系3、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之间的分立又统一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1、主体:人民法院、诉讼参加人、诉讼参与人、人民检察院2、内容:法院——审判上的职责诉讼参加人——诉权为基础诉讼参与人——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3、客体:(1)案件事实和实体权利请求(2)案件事实四、诉讼模式2010年司考单选题王某以借款纠纷为由起诉吴某。经审理,法院认为该借款关系不存在,王某交付吴某的款项为应支付的货款,王某与吴某之间存在买卖关系而非借用关系。法院向王某作出说明,但王某坚持己见,不变更诉讼请求和理由。法院遂作出裁定,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法院违反了不告不理原则B.法院适用裁判形式错误C.法院违反了辩论原则D.法院违反了处分原则【参考答案】B第四节诉权(一)诉权的定义诉权——当事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法院对民事争议进行裁判的权利。一、诉权的涵义(一)诉权理论的任务解释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核心性问题:当事人为什么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说明了诉讼程序为什么因当事人的起诉而开启(二)传统诉权理论学说:三种私法诉权说(实体诉权说)公法诉权说二元诉权论私法诉权说来源于罗马法:19世纪上半叶由德国萨维尼(Savinny)、温德塞德(windscheid)等法学家最终确立。私法诉权说核心主张:诉权=实体权利学说要点(诉权来源):民事实体权利受到侵害实体请求权无法自动实现诉权通过诉讼实现回归民事实体权利私法诉权说理论缺陷:1、无法解释的一个“悖论”民事实体权利的真实状态要经过诉讼程序来最终确认;而诉权的状态需要在诉讼开始时就得到确认2、诉权的指向对象是国家司法机关而非原告个人私法诉权说诉权的享有是否要以实体权利为前提?1、无法解释驳回诉讼请求的当事人也有诉权2、无从解释当事人提起消极的确认之诉公法诉权说来源:1、实体法和程序法相互分离、独立发展趋势的加强,促使法学研究领域到实体法之外寻找诉权的内涵。2、“法治国家”理论和实践的推进,迫使法学研究领域突破“私法”领域而到“公法”领域中寻找诉权的内涵。公法诉权说诉权反映的不是原、被告之间的私法关系,而是当事人与国家之间的公法关系。当事人之所以有权向法院起诉,是法院根据宪法和诉讼法,有提供司法服务、进行私法裁判的义务。公法诉权说学说分支:三个分支1、抽象诉权说2、具体诉权说:实质诉权说、权利保护请求权说、胜诉裁判请求权说3、本案判决请求权说:纠纷解决请求权说1、抽象诉权说本质:公法诉权学说的初始形态。代表人物:(德国)德根科宝(Degenkolb)、伯洛兹(Blosy)、比洛(Bǜlow)1、抽象诉权说学说要点:三点1、诉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法院作出某项裁判的权利;2、诉权是任何国民均享有的一项宪法性权利;3、诉权是一种纯粹的程序性权利,不以任何实体权利的存在为前提。1、抽象诉权说理论缺陷:过于强调诉权的公法、程序属性,而忽略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内在联系,导致理论主张过于抽象,无法解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