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言存在于言语(parole )之中瑞士索绪尔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常指作为社会惯例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系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a,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学会语言,首先,抓言语技能的训练以培养交际能力。b,也要从言语事实中总结语言规则,让学习者自觉掌握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 .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奠基人:德国的格里姆意义:第一次使语言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教学法: 以语法知识为纲,以与母语的翻译对比为基本手段的语法翻译法。强调语言间的共性,把语言当做知识来研究。(最古老)(二)结构主义语言学1,瑞士,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1916 年《普通语言学教程》观点:语言是符号系统,能指⋯教学法:听说法,视听法。注重口语并以句型结构操练和模仿为特征。(三)转换生成语言学20 世纪中叶,乔姆斯基1957 年《句法结构》1 观点:语言习得机制,普通语法假说,区分深层结构、表层结构。2、教学法:认知法重视发挥学习者的智力,强调认知语法规则。(四)功能主义语言学20 世纪 60 、70 年代,欧洲英国:韩礼德法国:马丁内1,观点:从社会功能角度研究语言,探讨语言的意义与功能,研究语言如何使用。2,教学法:交际法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1),物质文化:人类创造的,体现一定生活方式的种种物质文明,如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各种产品,器具以及园林,建筑,服饰,烹饪等技术体系。(2),行为文化:是人们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社会风格习惯和行为标准,包括礼俗,民俗,风俗以及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等,可以看做是制度文化的一部分。(3),制度文化:由观念文化决定的社会规范体系。指各种典章规范,如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官制,兵制以及教育,婚姻,家庭制度等。包括语言(记录文化的规范的符号系统)(4)观念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宗教情感,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以及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具体学科的只是体系。二,语言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2 1,跨文化交际的特点:(1)文化的差异造成交际障碍。(2)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交际原则的差异。(3)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式造成对异文化的成见。(4)交际过程中的相互接近引发求同趋向。(5)交际的结果产生文化的相互影响。2,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冲突和适应(1)蜜月期(观光期)一切都感到新奇、惊讶、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