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3. 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4. 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 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5. 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6. 学生只要动起来就是自主学习。()7.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8.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9.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素养。()10. 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11.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12. “人逢喜事精神爽”,说明了情绪对人的言行总是起积极的作用。()13. 情感伴随认识过程而产生,但它会反作用于人的认识过程,成为认识过程的动力或阻力。 ()14.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进程上遵循先慢后快的规律。()15.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是辩证统一的。()16. 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17. 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既是意义学习,也是有指导的发展学习。()18. 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9. 有信度一定有效度。()20.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速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 × [ 解析 ]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儿童的发展受制于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等多个因素,不是单个因素能决定的。2. √ [ 解析 ] 略。3. × [ 解析 ]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因此, 本题中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是不全面的,它只强调了加强学生的体育和美育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和劳动技术教育。4. × [ 解析 ] 心理学家把少年期( 初中生 ) 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这一阶段要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 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5. × [ 解析 ] 成败的原因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都有关系,归因于能力的不足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6. × [ 解析 ] 新课程反对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倡和掌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六种学习方式。 六种学习方式特点不尽相同,学习目标侧重解决的问题不同,所要着重培养的能力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