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一、填空题:1. 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2. 教育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对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3. 按功能及用途划分,可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4.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以评价对象以往发展水平或某一状况为标准的评价,它可以使评价者了解每个评价对象的进步情况、优长和不足。5. 按评价对象的层次范围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6. 按评价主体划分,可将评价分为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7.. 按评价方法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8.CIPP 评价模式包含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9. 评价的总目标都可分解为三个子系统,即条件指标系统、过程指标系统和效果指标系统。而教育评价标准也相应由三部分构成,即素质标准、职责标准和效能标准。10. 所谓权重, 是指一个整体被分解成若干因素时,用来表示每个因素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11. 教育评价标准中的评语式标准可归纳为分等评语式、期望评语式和积分评语式三种。12. 教育评价标准中的数量式标准可分为数量点式标准和数量区间式标准。13. 教育评价中常用的量表有类别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模糊量。14. 教育评价中对信息资料的审核,主要是审核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15. 教育评价中信息资料汇总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工汇总,一种是计算机汇总16. 通常把组织正式评价前被评对象的自我评价叫预评价17. 调查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评价理论的指导下, 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有关的教育评价的信息与资料的方法。18. 观察法包含三个要素 : 观察的手段、观察的对象和观察对象的状态。19. 观察法根据观察时评价者是否借助于仪器, 可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20. 观察法根据评价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参与性观察法和非参与性观察法21. 观察法按观察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观察法与抽样观察法。22. 观察法按观察实施的方式, 可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23. 问卷一般包括标题、指导语、问卷的正文等几个部分。24. 测验的类型按测验的性质分, 可以分为成就测验、心理测验. 25. 测验的类型按测验时机分,可分为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26. 测验的类型按试题类型分,可以分为客观性测验和主观性测验。27. 测验的类型按测验的标准化程度分,可分为标准化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