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规范(2005 级执行)一、本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1.本专业的历史沿革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958 年以前,凡是涉及到数学的专业都统称做数学专业。1958 年开始,数学专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基础数学、数学应用、计算数学、概率统计、数学教育、数学史、概率论、运筹学、自动控制等专业方向。1998 年 7 月,教育部颁布新的专业目录,明确数学一级专业学科由三个专业组成: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涵盖了基础数学、数学应用、计算数学、概率统计、数学教育、数学史、概率论、运筹学、自动控制等七个主干学科。由于社会公众对数学重要地位的认识不断提高,这个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形势良好。至2003 年,全国已有 324 所高等院校开办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招生人数达到35000 人。在中国教育的发展中,数学专业历史悠长,地位特殊。在 1898 年成立了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算学门”于1913 年正式招生,成为我国的第一个大学数学系。 辛亥革命以后, 我国成立了许多新世大学,其中都有数学系,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数学家,其中陈省身、华罗庚、徐宝騄等以其重大贡献而享誉世界。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 年,全国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设立了综合性大学13 所、高等师范院校 33 所,其中均有数学系。对我国高等学校数学学科专业的教育体制产生了长久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工科院校成了数学系或应用数学系。各校的数学学科专业拓宽了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了教学计划。我国高等学校数学学科专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98 年,在教育部的领导下,调整了数学学科专业的数量与名称,将原来的8 个专业合并为3 个专业, 即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及(与经济类的统计学合一的)统计学专业,为进一步淡化专业、拓宽培养口径奠定了基础。以后,数学学科的两个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都有了大踏步的发展。到2003 年,全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点达到 324 个,“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点达到366 个,分别居全国高校理科专业点的第二位和第一位。在大部分高校中,这两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般也位居全列。2.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概况从 1998 年 7 月,教育部颁布新的专业目录,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包括七个主干学科,它们是: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