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又名蛐蛐,昆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尾部有尾须一对。雄的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对农业有害。课文中提到蟋蟀会唱歌,也会弹琴。实际上蟋蟀是不会鸣叫的,那“瞿!瞿!瞿!”的声音是依靠翅膀摩擦而发出来的。蟋蟀的两片翅膀是右翅覆盖在左翅上面。细细观察它那背上的翅膀,下面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翅球。如果把这翅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上面有锯齿状的突起,这个突起叫做“弓”。蟋蟀在发声时,就是举起背上的左右翅,用右翅上的“弓”摩擦着左翅上的细脉,便发出悦耳的鸣声,这就是蟋蟀“唱歌”、“弹琴”的秘密。董赛兰法布尔和他的《昆虫的故事》法布尔(1823——1915)是法国近代杰出的昆虫学家,也是蜚声世界的科普读物作家。他写的《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引人入胜的内容赢得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他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喜欢动植物,尤其是昆虫。他没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后来当中学教师。法布尔刻苦研究昆虫,晚年对昆虫的研究更是到了着迷的程度。他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陆续写成10大卷《昆虫的故事》。这部书向人们介绍了400余种昆虫和小动物,是引人入胜的科普散文结集。自由读课文自读批注交流汇报蟋蟀的住宅有多大?小东西的住宅是怎么样的?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并把不认识的生字词划下来。蟋蟀住宅隐蔽丢弃慎重选择住址洞穴搜索挖掘堤岸隧道骤雨倾斜钳子扒土抛出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蟋蟀出名有几个原因?2.将第二句话改成“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为什么?做比较: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2.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歌唱。思考:1.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蟋蟀对住址的选择有什么要求?3.蟋蟀对住址的慎重选择说明了什么?这也是蟋蟀吸引作者关注的地方,所以作者决定要研究它,请同学继续读书,看一看住宅内外的情况怎样?一.是向阳,“朝着阳光”二.是隐蔽,“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三.是干燥,“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会干”;四.是“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五.是有“门”,总是有一丛草半掩着”;六.是有“平台”,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就成了蟋蟀住宅的“平台”。从里面看,简朴、“没什么布置”、清洁,“墙壁很光滑”、“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干燥。蟋蟀住宅内外各具特色,从外面看:自由读课文第7至9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讨论:1.作者是怎么观察蟋蟀的?对你有哪些启示?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抓住特点,写一篇短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