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资治通鉴》读后感VIP免费

2025年《资治通鉴》读后感_第1页
1/2
2025年《资治通鉴》读后感_第2页
2/2
《资治通鉴读后感》昆一中 高一(14)班 刘健敏《资治通鉴》是旧史书中一部出名的大书,简称《通鉴》。北宋中期,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在某些优秀的助手协助下,用了十九年功夫,才编写完毕。我看完了三十六卷,感慨万分,王莽真是英雄啊,居然能够慢慢的把皇帝的宝座夺到了自己的手里,从入座,出声,喧宾,最后夺主,步步紧逼,稳扎稳打,在最后“出声”之前,他始终保持着“恭顺忍让”的伪装,让皇太后被他彻底困惑。等到最后“出声”,不满足摄政,要当真皇帝,直接向皇太后要玉玺时,皇太后已毫无反击之力,一切都晚了。我想,这段历史的借鉴意义在于,不管是从政还是从商,我们都要小心身边过分“恭顺忍让”的小人,由于不懂得他哪天会喧宾夺主。王莽在历史上开了两个坏头,一种是在政治上开了个“篡位”的头,即使他被士大夫称赞为礼贤下士,孝顺仁义,但这都是表面文章,他以此来邀得名誉。第二个是从文化上来讲,他是个俗儒,不懂得以与社会的实际状况相结合的出发点施政。他妄图用《周礼》来治理国家,从而坏了天下。由于抱负中的儒家世界并不能实际存在。恒温是东晋时有名的将领,曾经两次北伐,他有两句话很有名,一句是“昔年种柳 ,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桓温感慨时光流逝太快,自己以前栽种的杨柳树如今已经枯萎摇落了。树犹且如此,人又何以堪呢!他感慨人世沧桑,转眼已间,他已是个老人了。曾经的雄心壮志,可能尚有,但是精力和身体已不如从前了。另一句是:“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这句意思很明显,大丈夫岂能碌碌无为的过一生呢?应当做一番事业,以不枉来世一遭。 “不惜遗臭万年”是他的愿望而现实中却又是顾虑重重,所作所为非常注意尺度,到染病将近死之前,考虑更多的还是家族将来的利益,而非自己当皇帝的事,不像历史上某些真正的不惜遗臭万年的人那样。再说刘邦,书上写五人分得项羽的尸身,共同向刘邦请功,五人被封为列侯。固然最后刘邦在鲁国“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亲为发哀,泣之而去”。而凯撒在击败自己的对手庞培后,庞培逃到埃及。埃及人为了讨好恺撒,杀死庞培并把他的首级和戒指献给了恺撒。恺撒面对昔日对手的头颅,流下了感伤的泪,下令杀死了刺杀庞培的凶手,并为他举办了正式的葬礼。两位历史人物的情怀是同样的,我相信史书上没记载的那一幕刘邦见到昔日令他震颤的项羽被分尸五块也会不禁怆然涕下。但两人看待凶手的方式截然不同,这也是固有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资治通鉴》读后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