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 格 指 数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商品 价格水平 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标。 是经济指数的一种,普通以报告期和基期相对比的相对数来表达。价格指数是研究价格动态变化的一种工具,它为制订、调节和检查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价格政策提供根据。介绍价格指数表达在给定的时段里,一组 商品 的平均 价格 如何变化的一种 指数 。在计算平 均数时,不同商品的价格普通要根据其 经济 重要性作 加权 解决。 (例如在计算消费者价格指数时,加权的根据就是每种商品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份额)。 编制价格指数编制的历史较早。18 世纪英国及某些欧美国家的政府和经济学家便开始从事价格指数理论的研究和应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各国广泛开始编制和应用价格指数。中国于 19 正式编制价格指数。1927 年天津南开大学编制和公布了华北地区批发价格指数,后来又编制和公布了一系列的物价指数。其中涉及:1867~1937 年的进出口贸易物量物价指数、1913~1952 年的华北批发物价指数和1926~1952 年的天津生活费用指数等。国民政府以 1926 年为基期,编制有比较系统的批发物价指数。广东省在 40 年代初开始了对重要商品零售价格的统计,北京、上海等地也以 1926 年为基期,编制有系统的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分类价格指数按其所涉及范畴的不同分为:①个体指数,反映某一种商品价格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数;②类指数,即分类商品价格指数,反映某一类商品价格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数;③总指数,反映全部商品价格总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数。 价格指数按其计算时所采用基如期的差别,能够分为环比价格指数(以上一期为基期)、年距环比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基期)和定基价格指数(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 中国的价格指数按商品类别分辨,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服务项目价格指数、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等;按商品的流通环节和流通渠道分辨,有批发价格指数和零售价格指数、国营商业牌价指数、议价商品价格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以及涉及牌价、超购加价、议价和市价的多个价格总指数;按城乡的差别分辨,有都市价格指数和农村价格指数。 借助基础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可使用批发市电子结算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应用,形成从传统的批发市场网络升华到当代信息网络,上报数据上百万条,来自市场统一结算数据,真实可靠,先进的数据模型,科学的决策根据,有关指数公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