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教学查房疾病概要•主要临床特征: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是多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疾病概要◇心力衰竭的分类按发生速度分按发生部位分按性质分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较常见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收缩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一)基本病因•缺血性心肌损害原发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心脏负荷过重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二)诱因•凡能加重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妨碍心室充盈和心肌的供血供氧、能量代谢及离子的转运的各种因素都可能诱发和加重心衰。•感染: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IE•心律失常:房颤最多见•血容量增加:输液或输血过多、过快,摄入钠盐过多•过度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不恰当停药•高动力循环:严重贫血、甲亢•原有心脏病加重•妊娠和分娩:使心脏负担加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7(一)感染1.发热时,代谢增加,加重心脏负荷;2.心率加快,既加剧心肌耗氧,又通过缩短舒张期降低冠脉血液灌流量而减少心肌供血供氧;3.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直接损伤心肌细胞;4.若发生肺部感染,则进一步减少心肌供氧。二.心力衰竭的诱因8(二)心律失常1.房室协调性紊乱,导致心室充盈不足,射血功能障碍;2.舒张期缩短,冠脉血流不足,心肌缺血缺氧;3.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加剧缺氧。二.心力衰竭的诱因9(三)妊娠和分娩:对于心力储备功能降低的妇女要尤其注意1.血容量增加2.分娩时的疼痛-交感兴奋3.外周小血管收缩-后负荷增加二.心力衰竭的诱因10(四)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酸中毒①H+与肌钙蛋白结合②抑制肌浆网释放Ca2+•高钾血症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二.心力衰竭的诱因(三)发病机制各种病因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神经内分泌变化心功能正常心力衰竭心功能代偿方式(四)病理生理一、代偿机制1.Frank-Starling机制(主要针对前负荷增加)2.心肌肥厚(主要针对后负荷增加)3.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心脏排血量不足,心房压力增高时)(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可引起心肌重塑(3)其他体液因子(四)病理生理二、心肌收缩性减弱收缩蛋白破坏、能量代谢紊乱、心室重构等三、心脏舒张功能不全1、心脏主动舒张异常2、心室顺应性降低四、心室各部舒缩功能不协调(四)病理生理心室重构: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容量负荷过重,可使心功能受损,导致心室反应性肥大和扩张,心肌细胞、胞外基质、胶原纤维等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心室重构过程。心室重构可使心脏扩大、心肌肥厚、舒缩不协调,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