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税收乘数2. 流动性偏好3. 凯恩斯主义极端4. 自动稳定器5. 奥必定律6. 加速数二、简答题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为什么能稳定经济?2、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3、简要回答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4、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通货膨胀的因素是什么?三、叙述题1、按照凯恩斯学派的当代货币理论,货币供应是如何对经济产生影响的?2、短期消费函数与长久消费函数有何区别?3、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变化的?四、分析题1、阐明下列因素的变化使美元升值还是贬值(1)日本的利率升高; (2)德国的经济增加速度加紧; (3)美国的通胀率提高; (4)美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5)美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2、根据所学的知识阐明决定一国储蓄率的因素,并简要阐明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因素。3、如何理解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4、制约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因素有哪些?五、计算题1、如果某经济社会的的消费函数为 C = 100 + 0.8Y 投资为 50 单位。试计算均衡的收入、消费和储蓄。2、假定某经济有 A、B、C 三厂商,A 厂商年产 5000,卖给 B、C 和消费者,其中 B 买200,C 买,其它 2800 卖给消费者。B 年产 500,直接卖给消费者。C 年产 6000,其中 3000由 A 购置,其它由消费者购置。 (1)假定投入在生产都用光,计算价值增加 (2)计算 GDP 为多少 (3)如果 C 有 500 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3、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 C=0.8(1–t)Y, 税率为 t=0.25, 投资函数为 I=900–50r, 政府购置 G=800, 货币需求为 L=0.25Y–62.5r, 实际货币供应为 M/P=500, 试求:(1)IS 曲线(2)LM 曲线(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下降,或者说债券等资产价格不会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债券等资产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持有货币所损失的利息很小,但可避免债券等资产价格下跌时的风险。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乐意持在手中,这种状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 4 阱”。 2、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统计办法得出的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性关系,反映在坐标图上失业率与工资上涨率之间含有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后来的经济学家用通货膨胀率替代工资上涨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