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导论一、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概念文学理论: 以哲学方法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文学史:研究文学的发展演变以及其中的经验和规律。如先秦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振叶以寻根,沿波以讨源文学批评: 运用一定的文学理论方法对作家作品进行阐释。隔鞭骚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三、 文学理论的构成: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世界读者作者作品文学本质论 :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概念;文学的发生;各种文学理论;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文学创作论: 创作的动机、想象、情感、灵感、语言文学作品论 :抒情性作品、叙事性作品、象征性作品;语言、文学风格文学接受论 :发生、发展、高潮;文学批评方法五、学习文学理论的基本方法:理解、运用、阅读中国文艺理论:刘勰《文心雕龙》 、钟嵘《诗品》 、严羽《沧浪诗话》 、金圣叹的小说评点(水浒传,西厢记)、李渔《闲情偶寄》 (研究戏曲)西方古代文艺理论:亚里士多德《诗学》 、歌德《歌德谈话录》 、康德《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美学》现代文艺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 原型批评、 精神分析美学、 符号学美学、 结构主义文论、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马列文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第一章抒情性作品第一节抒情性作品的构成一、定义:是一种以形式化的的语言来表现作家内心情感的文学作品类型。英美新批评: 兴盛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兰色姆的构架—肌质理论、瑞恰兹的包容诗概念、退特的张力论、燕卜荪的复义观、布鲁克斯的反讽理论韦勒克作品结构论:声音层面,意象层面,意义层面,象征层面音韵之美: 仄起平收,平仄相间,押韵。词语之美: 色彩、动词、气势、感情、空间变换意义之美: 实指意蕴之美: 实指、虚指三、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声、景和情1、声与情(1)诗与乐: 中国古时诗、歌(乐) 、舞三位一体: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吕氏春秋》双声、叠韵、叠音、象声、平仄、押韵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朱光潜《诗论》 :嘈嘈是阳平,声音渐强,如疾风暴雨;切切是去声,音强渐弱,如私语。从韵母上分析, ao 开口大,声音大;ie 开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