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眼耳鼻喉科微课堂VIP免费

眼耳鼻喉科微课堂_第1页
1/16
眼耳鼻喉科微课堂_第2页
2/16
眼耳鼻喉科微课堂_第3页
3/16
微课堂宝贝不哭眼耳鼻喉沙雅县人民医院李小弟常见儿童耳鼻喉科疾病及特常见儿童耳鼻喉科疾病及特点点1小儿中耳炎2儿童过敏性鼻炎3先天性喉喘鸣目录1234儿童弱视4一、小儿中耳炎•中耳炎作为作为炎症的一种,通常表现为耳内有闷胀感或阻塞感,耳鸣和听力减退,部分病人还有轻度耳痛感。中耳炎尤其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因此小儿中耳炎更有临床研究价值。患有小儿中耳炎的儿童,一般会出现耳朵胀痛、听力下降、听话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以及随之而来的头痛、发烧、食欲减退和乏力等症状。很多父母对小儿中耳炎没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当中耳炎还没有演变为耳内有脓液流出时,父母往往并不知道儿童已患中耳炎。父母很难根据幼儿的反应得知其患病情况,往往会延误治疗导致病况加重。小儿中耳炎发病原理••••二、儿童过敏性鼻炎•这是一种由于吸入外界过敏性抗原而引起的疾病,多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鼻涕和鼻阻塞等。儿童由于身心发育不全,免疫力不高等原因,发病率一般比较高。一旦儿童患有过敏性鼻炎往往会导致其睡眠质量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而且会因为流鼻涕而造成大脑缺氧导致记忆力减退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我们应该对该疾病给予更高的重视。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病原理•主要也有四种发病原因:•第一种,遗传因素。根据染色体和疾病遗传的理论,双亲都患有过敏性鼻炎所生育的后代罹患该种疾病的概率为75%,即便只有父母一方患有该病,小儿发病率仍高达50%,所以遗传因素极为重要。•第二种,环境因素。过敏性鼻炎的诱因主要在于从环境中吸入的过敏原的刺激,其中花粉、粉尘、动物皮毛等都是主要的过敏原。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空气污染程度的加深,很多儿童从非过敏性体质变成了过敏性体质,导致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第三种,饮食因素。饮食中的一些过敏原物质也会引发儿童过敏性鼻炎,但是这些过敏原没有定式,不同体质的儿童有不同的饮食禁忌,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和总结。第四种,疾病因素。一些疾病也可能会使儿童诱发过敏性鼻炎,如感冒等,而且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儿童服用的一些药物尤其是抗生素药品也是引发过敏性鼻炎的一个重要原因。三、先天性喉喘鸣•儿童由于喉软骨发育不良,在吸气时喉头软骨盖住声门,使儿童发出小鸡一样的叫声,这种疾病就是先天性喉喘鸣。该疾病多发生于幼儿出生不久或者几个月后,发病原因是婴幼儿的喉部组织松弛脆弱导致吸气时喉组织坍塌、喉腔变小从而引起喉鸣,因此又称为喉软骨软化。先天性喉喘鸣会使幼儿呼吸困难,在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情还会加重,这对儿童的健康发育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立刻进行针对性治疗。先天性喉喘鸣发病原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孕妇在妊娠期营养不良,导致儿童缺钙使喉软骨发育不良,或者是使会厌软骨过大而变得柔软,最终导致幼儿喉腔变窄而发生喉鸣。此外由吸气性杓状软骨脱垂造成喉管变窄也是重要诱因。该病一般与婴儿出生后一到两个月发生,平时不严重,受刺激时比较严重;侧卧或俯卧病况轻,仰卧病况重。四、儿童弱视•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0.8者称为弱视。目前,我国弱视标准为矫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差≥2行。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儿童弱视的发病原理•主要有五种:•第一种斜视性弱视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儿。•第二种屈光参差性弱视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两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相差300度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第三种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600度以上,远视在500度以上,散光≥200度或兼有散光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儿童弱视的发病原理•五、临床治疗需注意的各项因素•1、注意儿童年龄阶段的影响•以上四种儿童眼耳鼻喉科疾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病率是不同的。如先天性喉喘鸣多见于出生后一到两个月的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眼耳鼻喉科微课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