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新合小学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教学行为规范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督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此,特制定本规范。一、教学计划规范1.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各校要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 熟悉内容体系, 明确教材的三维目标,把握教材各单元知识的联系,明确小、初中相关联、相衔接知识,制定学科教学计划。2.建议各校拟订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包含: (1)学期教学目标;(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3)教材分析(包括教学研究的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教研专题以及集体备课、研究课、公开课的内容与时间安排等);(4)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分配; (5)教学辅导计划。教师应在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 确定分类辅导对象 , 制定教学辅导工作计划 , 制定培优、辅中、转弱的具体措施, 增强辅导的针对性,讲求实效。二、备课规范(一)单元备课1.全面透彻地领会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编排体系。能把握每一单元的总体要求、本章节 (单元 ) 教材的主要内容与各章节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在全册中的地位,基本概念、主要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在确立出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能准确无误地掌握讲授内容。备课中,能抓住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注意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有机渗透思想教育。在此基础上制订学科章节或单元备课计划。2.单元备课包括: (1) 教学目标 (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精心整理(2) 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突破措施;(3) 教学方法; (4) 课时划分 ( 应明确各课时的主要内容 ) 和集体备课分工; (5) 教具及学具准备。3.单元备课放置在本单元课时备课之首,与课时备课一起装订。(二)课时备课1.认真设计课时备课,所备教学案要能体现课改精神,要围绕三维目标编写教案,要符合“自主互助、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每个教案至少要有二至三个需小组合作的问题,能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办法必须具体,有可操作性、实效性;教学安排科学有序。每个教案必须有当堂检测,检测题要精选。作业分层布置,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梯度的作业,以利于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课时教学设计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 教学目标;(2) 教学重点和难点;(3) 教法与学法;(4) 教具与学具准备;(5) 教学过程。设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