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王芷晴1871737CONTENTS1微生物修复技术原理和分类2植物修复技术原理和分类3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4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应用1微生物修复技术原理和分类1微生物修复技术原理微生物修复技术(microbialremediation)以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为基础,通过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修复受破坏的生态平衡,达到治理环境的目的。实际上,大多数环境中都存在着天然微生物降解净化有毒有害污染物质的过程,只是自然条件下的位生物净化速度比较慢,因此能够被广泛应用到环境保护当中。但是微生物修复大多都是在人为的条件下进行的,通过提供氧气,添加各类营养物质,接种经过驯化培养的高效菌株等强化修复过程,迅速去除污染物质。11原位生物修复2异位生物修复3原位-异位联合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分类指对受污染的介质不进行搬运或运输,而在原位或易残留的部位进行的生物修复处理。指被污染介质搬动或输送至它处进行的生物修复过程。指在实行原位生物修复时,若使用原位修复存在较大的困难,或者污染物的浓度过高,甚至肯对生物产生毒害作用时,可采用一些辅助手段。1原位生物修复只适用于具有多孔结构的土壤污染修复。翻耕土壤,充入氧气,适用于污染土层较浅、通透性较差、污染物较易被降解的情况下。处理受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地下水及上层土壤。改变微生物营养状态,提高土著或外源微生物的代谢能力,进而使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显著提高的一种降解方法。应用于各种石油烃类污染的修复。1异位生物修复1原位-异位生物修复(1)冲洗-生物反应器法:用水充分的冲洗土壤中的污染物,并将含有该污染物的废水经回收系统转移至生物反应器中,同时连续供给氧气、各类营养和降解菌等以清除污染物。(2)土壤通气-堆制法:采用生物通气法去除污染土壤中易挥发的有机污染物,然后再进行堆肥式处理,清除难挥发的污染物。1(1)修复时间较短;(2)原位修复的方式可使污染物在原地被降解消除,可使污染物场所的干扰和破坏达到最小;(3)操作简便,对周围环境干扰较小;(4)设施简单,降解过程迅速,费用低;(5)可以在现场进行,操作者与污染物直接接触机会减少,不会对人产生危害;(6)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永久性的消除污染物和长期的隐患。优点缺点(1)运行条件苛刻;(2)对污染物有选择性,低生物有效性、难降解性常使生物修复不能进行。微生物修复的优缺点2植物修复技术原理和分类2植物修复技术原理植物修复是利用绿色植物来转移、容纳或转化污染物使其对环境无害。植物修复的对象是重金属、有机物或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土壤及水体。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稳定等作用,可以净化土壤或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2植物修复技术的分类(1)植物提取修复:又称植物萃取技术,种植一些特殊植物,利用其根系吸收污染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并运移至植物地上部,通过收割地上部物质带走土壤中污染物的一种方法。(2)植物挥发修复:通过植物蒸发作用将挥发性化合物或者新陈代谢产物释放到大气的过程。(3)植物固定修复:利用植物的根际一些特殊物质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相对无害物质的一种方法。不理想。(4)植物转化修复:植物转化也称植物降解,指通过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吸收的污染物进行分解,或者通过植物分泌出的化合物(比如酶)的作用对植物外部的污染物进行分解。(5)根圈的植物修复技术:通过植物的吸收促进某些重金属转移为可挥发态,挥发出土壤和植物表面,达到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2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植物修复技术属于原位修复技术,其成本低、二次污染易于控制,植被形成后具有保护表土、减少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功效,可大面积应用于矿山的复垦、重金属污染场地的植被与景观修复。植物修复技术主要依赖于生物进程,与一些常用工程措施相比见效慢,修复耗时长。对于深层污染的修复有困难,由于气候及地质等因素使得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存在污染物通过“植物—动物”的食物链进入自然界的可能。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33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作用原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是生物修复研究的新领域,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