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 0 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 9 9 9 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一)时代的发展 1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从 2 0 世纪9 0 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因此,人们把 2 1 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知识与信息的劳动者。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 2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正是由于对上述问题的清醒认识,人们开始对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从 2 0 世纪7 0 年代起,提出了诸如协调发展模式、文化价值重构模式等各种新的发展模式。1 9 8 0 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 9 9 2 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 8 0多个国家和7 0 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总之,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2 1 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世界各国的应对 从 2 0 世纪8 0 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反思本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1 .英国 1 9 9 9 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主要强调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四项发展目标。 ①精神方面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