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语言特色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有近 20 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而且都是讲读课。因此,学好鲁迅的作品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作用重大。鲁迅的作品内容深广,思想博大精深,艺术风格多样,特别是鲁迅作品的语言丰满而洗练,隽永而含蓄,诙谐而峭拔。理解鲁迅作品,关键在深刻领会作品的语言。本文结合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从语言的角度,谈谈鲁迅作品的语言特色。 一、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鲁迅作品最显著的特点。 语言的个性化,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每个人说的话都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年龄、经历、教养、气质、习惯和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使读者观其言即知其人,闻其声便明其性。作家在创作中,必须根据不同人物的阶级、职业、经历、生活习惯等选择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才能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鲁迅是最善于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塑造出典型形象的作家。他在《集外集〈穷人〉小引》一文里说: “„„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任何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现着。”他的作品,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语言都极富个性化的。例如在《社戏》一文中,就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一群性格鲜明、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试以双喜的语言为例: 当大人们为没有船发愁时,双喜先开了口 :“大船? 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 ”急切的语气显示了机灵。当大人们犹豫不决时, 又是他痛痛快快解决了难题。“我写包票!船又大;讯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语气坚定恳切,无懈可击,令人信服。“写包票”是总的保证;船大是有利的客观条件;“迅哥儿不乱跑,”“我们又都识水性”,更显得万无一失。短短的一席话,充分表现了他思考问题的敏捷周密,显示了解决问题的机智和才干。与之相呼应,孩子们安全返航,双喜在船头的大声表白,仿佛是勇士归来的凯歌“都回来了 !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都”字用得极有心计,那意思是: 一个也不少,给了迅哥儿母亲以安慰。“那里会错”,从反面进一步肯定了前一句话,消除了迅哥儿母亲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