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交运行绩效审计方法 立新(江苏省苏州市审计局) 【时间:2009年12月 25日】 【来源:陈升 魏立新(江苏省苏州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市公交运行作为城市基本配套设施之一,是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手段,因此,城市公交是广大百姓程。作为国家审计,如何以绩效理念开展城市公交运行审计调查,从审计角度对现行城市公交状况宏观层面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我们于 2008年对某市城市公交运行情况进行了由浅入深、灵活多样的公交运行绩效审计作了一次积极有益的探索。 、确立城市公交绩效审计的宗旨 一)引入绩效概念 效审计应围绕三要素进行: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实际上,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三者并限区分,绩效审计应将这三者综合一起进行查察、考虑。在开展城市公交审计调查前,首先应对目业的现状作深入调查,然后才能确定审计宗旨及内容。 二)城市公交行业现状 年来,我国城市交通中的“软肋”开始凸现。公交出行分担率低,政府投入不足,部分公交企业亏构单一,规划“先天不足”等问题成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心腹之患”。建设部的数据显示:目行的分担率不足 10%,远低于欧洲、日本等国。而近年来,中国城市公交车速已越来越低,现在平均公里/小时。另一方面,公交行业亏损面加大,经营管理层人心不稳,驾驶员流失现象频频,这时候领域的绩效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确立公交绩效审计宗旨 于城市公交的公益性、民众性,绩效审计可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关注城市公交行业,通过及政府对公交事业投入情况的审计调查,摸清城市公交营运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反映公交运行益及经济效益,剖析制约公交发展的不利因素及深层次原因,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设性,为政府决策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 、绩效审计关注的重点 一)关注城市公交社会效益。 .抓住硬性社会效益指标 公众出行负担率:这个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城市里,公交承担百姓出行的份额占城市居民总数的比率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历年来城市公交承担居民出行比例的升降趋势,判断城市公交吸引力,对其城力,还可以将此指标与其他经济规模、地域规模相当的城市做横向比较分析; 公交规模指标,绝对指标有:平均运营车辆、营运线路条数、运营线路长度、职工人数、总行驶里。相对指标有:客运量增长率、公交线路增长率、总行驶里程增长率、车辆增长率、车辆投入辆变述数据对比,可以全面体现一个城市公交发展的规模水平及发展速度。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