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MSTP 的工程测试 对于租用以太网链路的大客户,有不同的服务水平协议(SLA)。在业务开通前,根据什么来确定SLA 的性能指标,如何证明向客户提供的以太网链路符合对应的SLA 的规定,对于采用MSTP 技术提供的实时业务(如VoIP、实时图像业务),如何保证其以太网链路的带宽、时延、丢包率以及抖动等均符合相关要求;当业务发生故障时,如何迅速进行故障定位,如何判断故障是出在传输链路还是在上层业务网络。所有这些因素使得对MSTP 的测试要求越来越全面,越来越严格。在以往对MSTP 的工程验收测试中,由于受测试设备及环境限制,往往是很粗略的定性分析,采用的方法也很普通,主要测评以太网链路的通断情况,延时是否过大等,但对一些传输性能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就需要对以太网链路的性能进行定量的测试。 MSTP 的测试内容,一般包括基本功能测试、传输性能测试和带宽分配及管理能力 3 个方面。基本功能验证主要包括以太网最大、最小帧长测试,异常包测试,流量控制功能验证,以太网帧格式验证,端口速率及工作模式自协商功能验证等;带宽分配及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带宽可分配功能验证、带宽分配粒度验证、多径传送能力、带宽动态分配能力(LACS)等;传输性能主要包括吞吐量、丢帧率、传输时延、时延抖动、背对背缓存能力等。 1 MSTP 以太网业务端到端的传输特性ITU-T、IEEE 的相关建议中,定义了一些以太网业务传输性能的参数。ITU-T 草案 Y.17ethoam 中定义的以太网性能参数主要有帧丢失、帧时延、帧时延变化、帧吞吐量等;IEEE 建议RFC1242、RFC2544 中定义的以太网性能指标主要有吞吐量、时延、丢帧率以及背靠背等。部标YD/T 1238-2002、YD/T 1276-2003 以及 YD/T 5119-2005 中,规定的以太网传输性能主要有吞吐量、丢包率、时延、差分时延等。 从上述几个建议及规范可以看出,以太网的传输特性主要包括吞吐量、时延、时延抖动、丢帧率等内容,虽然这些参数还待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但已经能基本反应以太网的传输性能,在工程测试中也主要考虑这几个方面的性能指标。 1.1 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从源到目的地的端到端无误码或无帧丢失情况下实际可传输数据的最大带宽。由于MSTP 设备可以配置带宽,虽然端口速率为 10M/100M 或 GE,但传输的带宽根据配置情况,可能小于或等于端口速率,因此,测试吞吐量的前提就是在给定的速率下。测试的结果一般用成功传送的最大帧数与理论上达到给定速率所需传送帧数的百分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