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歌唱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以人声作为“乐器”的表演艺术,它能够最深刻、最准确、最生动的反映人的感情。中国古代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声乐艺术不仅能使人精神上得到宣泄,同时它可以完善心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歌唱不仅包括对声音的训练,也包括对情感的训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忽视了情感,单单注重用发声技巧来表现作品,那么演唱出来的歌曲就会缺少感染力,难以打动观众。所以,要想真正唱好一部作品时,应先从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手。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再加上熟练的演唱技巧来完成对作品的表现。这样,我们所唱出的歌声才不至于苍白无力,才可能充满感情、充满生气,才可能打动听众。 歌曲情感的真实与美感是歌唱者的艺术生命,是歌唱者对生活情感的高 度 概 括,加工 和 升 华 的产 物 。只 有歌唱者牢 牢 把 握 住 歌曲的内在 情感,才能赋 予 歌曲以生命,才能点 燃 观众的激 情,震 撼 观众的心。情感体验越 深刻、丰 富 ,把 握 歌曲越 准确,演唱越 真挚 ,感染力越 强 。但 是我们也必 须 看 到,无论 作曲家 把 乐谱 写 得多 么的详 尽 ,用了多 少表情术语 ,都 没 有办 法完全 记 录 出音乐内 在 的微 妙 变 化,更 没 办 法记 下 蕴含 在 音乐作品中的种种情感和 思绪 。要使乐谱 中潜 藏 的生动乐思得到发掘 、丰 富 和 补 充,这一切 都 有赖 于歌唱者的再创 造 。瓦 乐特 曾 经 说过:“演奏 (唱)家 的艺术处 理和 见 解越 高 ,他 就能更 大 程 度 的传 达该 作品” 。因此,怎样分析理解歌曲的音乐内涵、把握歌曲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和音乐形象,然后确定演唱情绪、歌声音色、形体表演等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准确把握歌曲的内涵 任何一首歌曲都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具有特定的音乐风格,表现特定背景下特定的内容和情感。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读词与谱,借助音乐和文字,对歌曲仔细品味、细致琢磨,了解歌曲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主题及歌曲的音调风格等。尽一切可能去熟悉和体验作曲家生活的时代环境,审美特征、思想追求等。并把自己置身于那个特定环境和场景中。只有对歌曲情感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和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