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课题组成员:黄少芸,吴心怡,谢琪,张蔓,林敏雯,谢丽洁,纪桂珠 组长:黄乔 指导老师: 时间:2 0 1 2 -1 0 -4 论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翠英中学 2 0 1 2 级高一(6 )班 一、 课题提出,目的 提出:潮汕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工艺精美,绚丽多彩,驰名外中,誉满全球,潮汕工艺有巧夺天工的潮汕抽纱,多姿多彩的潮汕花灯,潮汕剪纸,潮汕银饰,枫溪陶瓷,潮汕嵌瓷,潮汕石雕等等。这些工艺被称为潮汕的三大精华。 目的: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出现工艺的生产,随着时间的发展潮汕工艺得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变革许多工艺由于制作复杂工序繁杂而逐渐退出社会甚至不为现代许多年轻人所了解。为了使我们年轻的一代能进一步了解学习关注潮汕工艺使潮汕工艺,让潮汕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我们组织展开了“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方法与途径 1 研究方法: (1 )研讨法 (2 )采访法 2 研究途径: (1 )上网查找资料法 (2 )集体讨论法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我们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准备阶段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组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讨论,确立了“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这一研究课题,并确立了研究方案根据方案我们制定了有序的活动时间。接着我们分成3 组分工进行,第一组:黄少芸,谢琪,吴心怡进行查找质料;第二组:谢桂珠,谢丽洁,张蔓;第三组:林敏雯,黄乔进行资料整理并写成论文。 2 资料的搜集,整理 由第一组的同学通过网上搜索或到市图书馆查找资料。之后交由第三组的同学进行整理形成论文。最后交由第二组的同学进行编辑美工并打印下来。 四、课题的研究成果 1 历史发展过程: 早在新石器时代,潮汕就已经有了石器和陶器的生产工艺已经具有显著的工艺特点。到了东周时期,潮汕的陶瓷造型和施釉工艺,玉器、木器、青铜器工艺,已具有广东先进水平。东晋时期,青瓷、铜铁冶铸工艺,特别是金银饰品工艺,已形成较强的地方特色。唐宋时期,随着中原古文化的南移和渗化,潮汕的工艺美术得到了发展,如宋代的笔架山(今属湘桥区)出土了大量美术瓷,有栩栩如生的西洋狗、各种人像、菩萨以及座上有英宗、神 宗年号和施主、工匠姓名一类铭文的释迦牟尼像(是宋代广瓷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仅见的珍品)。笔架山窑所产瓷器,在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至巴基斯坦,时有发现,说明当时的生产规模大,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