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模块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1.人力资源的概念1954 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首次正式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1) 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统称为劳动能力;这一能力要能够被各种组织组织所利用,同时能对财富的创造起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2) 人力资源的特征:能动性: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时效性:无法储存,随时间而流逝。(时间、生命)社会性:具备社会属性,其质量随着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可增值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因开发而不断增强。可变性:其生成具备可控性,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与开发。可开发性:具有无限的潜能与价值。(教育和培训)(3) 人力资源的数量人力资源的数量是基础:分为绝对量和相对量;·绝对量,指的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包括: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待业求业人口,在学人口,在役人口,家务人口及其他人口。·相对量是指人均人力资源的拥有量。人力资源率=人力资源总量/人口总量×100%;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口/人口总量×100%。·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人口的总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的迁移。(4) 人力资源的质量(关键和核心):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包括:·体力——身体条件;·智力——能力、技能和知识;·非智力因素——品德、修养、心理和精神状况等。扩展: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概念人口资源: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总和。人口资源重在数量。人力资源:一定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量。人才资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的总称。人才资源重在质量。人力资本:也称为“非物质资本”,由投资而形成的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劳动力资源:一定范围内符合法定规定年限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2.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1)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总和。(2)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与组织绩效和组织战略的关系上。(3)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吸纳(基础)、维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