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运输服务心理学》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课程。 核心课程教学质量和核心能力培养水平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一、课程教学标准建设的基本原则1、精准定位原则核心课程和核心能力课程要从行业、 企业发展状态和职业岗位技术、技能的需求范畴进行精确定位,以保证专业课程模块的完整性和有效性。2、可操作性原则课程教学标准是课程实施的依据,必须具备可操作性。3、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原则专业课程应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的课程内容,形成以核心(课程)能力为主,相关课程为辅的模块化结构。4、满足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原则核心课程和核心能力课程应具备应用性、前瞻性,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为毕业生的可发展空间留有余地。5、课程范型与职业能力匹配原则坚持课程范型与职业能力匹配原则。根据课程性质, 可采用问题中心的课程范型、训练中心的课程范型、任务中心的课程范型、体验中心的课程范型、培训中心的课程范型。二、学习领域定位1、《旅客运输服务心理学》 是一门研究客运服务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是重要是专业必修课,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客运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分析法,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熟练地运用其进行客运服务质量以及客运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2、掌握运用客运服务心理学技能做好客运服务工作的实操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3、《旅客运输服务心理学》 是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前修课程为《高速铁路概论》、《乘务实务》专业基础课程,后续课程为《高速铁路客运组织》《高速铁路安全管理》等专业课程。三、学习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能掌握客运服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2)能掌握客运服务人员的能力品质培养;(3)能掌握乘客的感知觉等心里活动;(4)能掌握乘客的需要动机;(5)能掌握乘客的个性心理特征;(6)能掌握客运服务的态度与要求;(7)能掌握客运服务中人际关系的处理;(8)能掌握不同客运服务岗位的服务心理与策略;(8)能掌握客运服务中乘客的冲突、投诉心理。2.方法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会描述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了解感觉和知觉的特点,掌握需要、兴趣、动机、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和情感、气质、性格、个性等基本概念和其特点。3.社会能力目标(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