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摩擦本章重点、难点⒈重点静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滑动摩擦力,静滑动摩擦定律。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解析法)。平衡的临界状态和平衡范围。⒉难点用摩擦角的概念求解平衡问题(几何法)。前几章我们把接触表面都看成是绝对光滑的,忽略了物体之间的摩擦,事实上完全光滑的表面是不存在的,一般情况下都存在有摩擦。[例]第五章摩擦第五章摩擦§5-1引言§5-1引言平衡必计摩擦⑴有害的一面:它是机械的多余阻力,使机械发热,引起零部件的磨损,从而消耗能量,降低效率和使用寿命。当物体沿支承面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由于接触面间凹凸不平,就产生了对运动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摩擦力。摩擦的物理本质是非常复杂的,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理论。近似的说法一般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⑴接触面的凹凸不平;⑵接触面间的分子吸引力。二、摩擦产生的原因三、摩擦有害的一面和有利的一面⑵有利的一面:可利用其进行传动、制动、调速、联接、夹卡物体等。另外,人类的生活也时时离不开摩擦。一、摩擦力夹卡物体我们研究摩擦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其有利的一面,消除其有害的一面。四、摩擦的分类⒈按物体相互运动形式分①滑动摩擦②滚动摩擦⒉按有无相对运动分①静摩擦②动摩擦⒊按有无润滑剂分①干摩擦②湿摩擦摩擦轮传动(离合器)工程中的摩擦问题②临界平衡:P↑物块将滑未滑,F=Fmax—最大静摩擦力(P再略微↑物块开始滑动)⑴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产生相对滑动趋势时,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静滑动摩擦力。简称静摩§5-2滑动摩擦§5-2滑动摩擦一、静滑动摩擦⒈静滑动摩擦力⑵物块状态:①静止:F=P,(P↑,F↑,F不是固定值),0X擦力。(它是接触面对物体作用的切向约束反力)max0FFf称为静摩擦系数,它主要与材料和表面状况(光洁度、润滑情况以及温度、湿度等)有关,精确的实验指出它还与接触面间的压强及接触时间有关。NfFmax⒉静滑动摩擦定律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相互接触物体间的正压力(或法向约束反力)成正比,即⑶静摩擦力特征:①大小:(范围值)②方向:0X满足与物体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①加大正压力N,②加大摩擦系数f所以增大摩擦力的途径为: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相互接触物体间的正压力(或法向约束反力)成正比,即NfF''二、动滑动摩擦⒈动滑动摩擦力⑴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产生相对滑动时,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动滑动摩擦力。简称动摩擦力。⑵动摩擦力特征:①大小:无变化范围②方向:与物体相对滑动方向相反⒉动滑动摩擦定律f′称为动摩擦系数,它主要与材料和表面状况(光洁度、润滑情况以及温度、湿度等)有关,精确的实验指出它还与相对滑动速度有关。f′略小于f,精度要求不高时取f′≈f三、摩擦角与自锁现象⒈摩擦角⑴全约束反力:法向约束反力和切向的静摩擦力的合力R称为支承面的全约束反力。⑵摩擦角:当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其全反力Rm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摩擦角。maxFm⑶计算:fNNfNFmmaxtg⑴摩擦自锁:若所有主动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位于摩擦角域⒊自锁现象当时,永远平衡(即自锁)mm⑵自锁条件:⒉摩擦锥若使水平力P在水平面内的方向任意改变,相应的Fmax及Rm的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Rm的作用线将形成一个以接触点为顶点、顶角为的锥面,该正圆锥面体称为摩擦锥。m2体总处于平衡状态,该现象称为摩擦自锁。或锥域内时,不论该合力的数值如何,物fNNfNFmmaxtgtg⑷自锁应用举例即为该两种材料间静摩擦系数摩擦系数的测定:OA板绕O轴转动,测出使物块B刚要开始下滑时的角角角角m§5-3考虑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5-3考虑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一、考虑摩擦平衡问题的特点⒈受力分析时除应分析物体所受主动力、约束反力外,还应分析所受摩擦力。⒉摩擦力的方向一般不能假设,它与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⒊一般取临界平衡状态研究,先列出静力学平衡方程,再列出静滑动摩擦定律决定的补充方程,联立求解。平衡问题的解答常是一个范围值。NfFmax二、应用举例[例1]已知:=30º,G=100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