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初步ArchitecturePreliminary第一讲:建筑概论第一讲:建筑概论绪论:关于“建筑是什么”的探讨ARCHITECTURE“建筑是居住的机器”——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建筑,意味着把握空间”——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弗兰克·赖特(FrankLloydWright)“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奈维(Nervi)“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约翰·波特曼(JohnC.Portman)“建筑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创造出的空间”——路易斯·康(LouisI.Kahn)“建筑是石头的史书”——马克·维特鲁威(MarcusVitruviusPollio)一、从建筑的基本属性开始分析:建筑是空间的存在,是“实”的部分和“空”的部分的统一;这是建筑的空间性与物质性。引自老子《道德经》第十一卷;室门叫“户”,泛指门;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泛指窗。建造房屋,墙上必须留出空洞装门窗,人才能出入,空气才能流通,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使万物产生效果,“无”使“有”发挥作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有室之用。”一个建筑物,可以包含各种内部空间,同时被包含于周围的外部空间,建筑物营造的内外部空间,共同为人类创造活动所需的环境场所。建造建筑的目的是形成空间,形成可供使用的空间,而形成空间必须使用物质手段。二、建筑的存在有时间性。1.建筑存在寿命2.建筑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发展、记录)3.建筑的使用有时间概念(时间维)a.人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人的行为会影响对建筑的使用;b.环境是随着时间变化的,环境会影响建筑的生长和消亡;空间性与时间性相统一,这就是建筑的时空性。建筑的功能在不同时间段的变迁范斯沃斯住宅平面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现代建筑的材料一般都没有时间性,都是快速、人工制造的某种材料,也看不到随着岁月、风雨会发生什么变化。所以现代建筑最好看的是刚建成那一天,后来只会越来越难看、凋敝。而传统建筑到600年之后,却会越来越好看。这中间的区别在于做建筑的方式的不同。阿尔瓦·阿尔托对自然光的运用三、建筑的物质技术性1.建筑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2.建筑是以物质的手段构成的3.建筑的使用方式是物质的建筑空间的限定(实的部分)墙体——“围”屋顶——“覆盖”建筑空间的限定,包含:围、覆盖、凸起、凹进、设立、架起、肌理变化;这七种空间限定方式,都需要物质才能实现;再说建筑的构成手段,主要指材料的不同;建筑,离不开物质和物质技术;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穴居人居住场景想象图半地穴房屋复原图巢居复原图干阑式住宅四川山地住宅云南“一颗印”安全性建筑的物质构成中,坚固耐用是最基本的要求。破坏因素:风力、雪灾、地震、重力、人为动力、温度膨胀、雨水渗漏、锈蚀,虫蛀、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空间内的设施设备类别:给排水、电力、电信、取暖、通风、安防监控、消防系统等。人体工程学需求建筑的物质构成中,坚固耐用是最基本的要求。破坏因素:风力、雪灾、地震、重力、人为动力、温度膨胀、雨水渗漏、锈蚀,虫蛀、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空间的序列、关系空间之间的序列,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例:住宅的私密空间:客厅,卧室等;商业、办公的公共空间:办公室,教室。安全感私密性需求交往需求招待、展示的需求陶冶心灵需求纪念性需求纪念性需求相对于其他的需求,层次稍高。它不同于展馆、商场,也不同于医院、图书馆,它是一处严肃的、带有尊敬和怀念之情的场所。经常用以产生某种心理效应。光之教堂-安藤忠雄人民英雄纪念碑四、建筑的文化艺术性建筑既是一种文化,也是容纳文化的场所;建筑既表达自身的文化,又比较完整的映射出人类的文化;建筑作为文化,对人的心理感受,其作用大致有三:1.人和社会的崇高性2.科学和文明的召唤性3.美和艺术的陶冶性和自我完善性建筑的这种文化功能,其表现形式就是建筑艺术。建筑三要素:坚固、适用(实用)、美观(愉悦)五、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建筑不仅是一个工程技术对象,也不只是艺术对象,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文化对象,所以建筑具有社会属性。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差别原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