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县区储量核查报告编写提纲 1、前言 1.1 概述 阐述项目来源、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 说明 XX 县区编号、XX 县区的行政管辖、位置(位于县城方位、直距)和交通情况。相邻 XX 县区的名称、相对位置和边界。 XX 县区边界拐点编号和坐标及面积(采用表的形式,坐标包括经纬坐标和对应直角坐标)。 XX 县区内包含的各采矿权和探矿权名称及边界拐点号、坐标、采矿标高、面积(采用表的形式,坐标包括经纬坐标和对应直角坐标)。 1.2 以往地质工作概述 简述工作区本次核查前历次矿产地质勘查、矿山生产勘查、储量核查检测等有关储量地质工作的时间、单位、范围、对象、地质工作程度(或资源储量核实)、提交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批准(或认定、备案)机关、文号、批准(或认定、备案)的资源储量和主要结论。 1.3XX 县区内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述 已建设、开采的 XX 县区应详细叙述建设、开采时间、设计单位、设计采选矿石规模、开采范围、开采对象、开采深度、开拓方案、采矿方法、实际生产采选规模、历年采出矿石量、金属量、损失量、贫化率、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等。建议以矿山开采情况表、矿山核实 1 情况表、矿山储量动态监督情况表等表格的形式表现。 1.4 本次工作情况 叙述本次工作时间、经过和投入工作、完成各项工作量,取得的主要成果(全 XX 县区资源储量)等。说明工作单位、勘查资质证号书、项目负责人、参与项目的技术人员等。 1.5 特别情况说明 如果有些情况在上述没有包括而特别需要说明的,在此处特别说明。 2.XX 县区地质 简述 XX 县区所在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基本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等)概述。 2.1 矿床特征 说明矿床成因类型,综合叙述矿体(层)赋存层(部)位、控矿条件、矿体(层)数量、总体分布范围(长度、宽度、延深)、总体产状等。 2.2 矿体(层)特征 分矿体叙述(经开采的则对矿体的保有部分分别叙述)。简述主矿体(层)的具体赋存部位、空间位置、分布范围、与上下矿体的关系(或距离),矿体(层)形态、产状、规模(长度、宽度、延深)、矿层厚度、有用组分(品位含量)、含矿率(含矿系数)及变化。对次要矿体(层或小矿体)可列表反映基本特征。以插图形式反映 XX 县区内矿体(层)平面分布范围。 22.3 矿石质量 2.3.1 矿石物质组成 简述矿石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关系。 2.3.2 矿石化学成分 叙述矿石主要有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