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公 务 员 工 资 保 险 福 利 待 遇 工 资 是 基 本 收 入 ; 福 利 是 提 高 性 和 弥 补 性 的 收 入 ; 保 险 是 风 险 的 保 障 第一节 公务员工资 一、公务员工资的含义和作用 ( 一 ) 公 务 员 工 资 的 含 义 公 务 员 工 资 是 指 国 家 根 据 按 劳 动 分 配 原 则 , 分 配 给 分 务 员 个 人 消 费 品 的 货 币 表 现 。 公 务 员 工 资 包 含 三 层 涵 义 : ( 1) 工 资 是 公 务 员 为 国 家 服 务 的 劳 动 所 得 , 必 须 由 国 家 财 政 支 付 。 ( 2) 工 资 只 能 以 法 定 货 币 形 式 出 现 , 不 能 包 含 其 他 物 质 和 非 物 质 形 式 的 权 益 。 ( 3) 工 资 是 公 务 员 收 入 中 最 基 本 的 部 分 , 具 有 决 定 性 地 位 。 第一节 公务员工资 (二)公务员工资的作用 1.保障公务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2.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务员队伍,为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提供条件。 3.激励公务员努力工作。 工资的激励作用体现在:一是要超过公务员的“标准线”;二是工资关系是否公平合理。比如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之间的平衡。 二、公务员工资的构成 所谓工资构成, 又称结构工资或组合工资,是指由若干具有不同性质和职能的工资部分组成公务员工资收入总额。 建国以来,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先后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见附表 我国历次工资改革情况 1956 年第一次改革 “职务等级工资制” 1985 年第二次改革 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 1993 年第三次改革 2006 年第四次改革 “职务级别工资制” 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 我国历次工资改革情况 1956 年的职务等级工资制 在机关建立了“职务等级工资制” 。共分24 级。定什么级,拿什么工资。一般是“一职数级,上下交叉”。 1985 年的结构工资制 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 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和奖励工资四部分组成。工作人员工资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职务的高低。 结构工资制度的缺陷表现在: 1、工资分配过于强调职务因素,客观上造成了只有提升职务才能长工资的“官本位”。 2、缺乏正常的增资机制,工资的增长失去 了制度的保障。 3、平均主义愈演愈烈,工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