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metry ,IR)是一种选择性吸收光谱,通常是指有机物分子在一定波长红外线的照射下,选择性地吸收其中某些频率的光能后,用红外光谱仪记录所得到的吸收谱带。红外光谱分析是研究物质分子结构与红外吸收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可有效地应用于分子结构的分析,它在高聚物结构测定方面得到越来越来广泛的应用,是高聚物表征和结构性能研究的基本手段之一。 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在振动中伴随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除了单原子和同核分子之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反映了分子结构上的特点,可以用来鉴定未知物的结构或确定其化学基团;而吸收谱带的吸收强度与分子组成或化学基团的含量有关,可用以进行定量分析和纯度鉴定。由于红外光谱分析特征性强,对气体、液体、固体试样都可测定,并具有试样量少,分析速度快,不破坏试样的特点,因此,红外光谱法常用于鉴定化合物和测定分子结构,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红外吸收光谱基本原理 (一)基本原理 把分子中每一个振动频率归属于分子中一定的键或基团,最简单的分子振动称为简谐振动,振动频率与原子间键能呈正相关,与质量呈负相关,此时为基频吸收。实际分子中有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及转动的影响使得吸收谱带变宽、位移。相同的化学键或基团在不同的分子构型中,他们的振动频率改变不大,这一频率称为某一键或基团的特征振动频率,其吸收谱带称为特征吸收谱带。 连续波长的红外线经试样后,由于物质的分子对红外线的选择性吸收,在原来连续谱带上某些波长的红外线强度降低,得到红外吸收光谱图。红外光谱吸收峰与分子及分子中各基团的不同的振动形式相对应,从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得到此种分子的定性及定量的数据,就可以确定分子中不同的键或基团,确定其分子结构。 二、红外光谱仪 红外光谱仪是记录通过样品的红外光的透射率或吸光度随波数变化的装置。主要有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干涉型傅立叶变换光谱仪两类,目前以干涉型傅立叶变换光谱仪为主。 傅立叶变换光谱仪测量具有时间短、输出能量大、波数精度高、光谱范围宽、数据处理功能多、分辨能力高及样品取用量少等优点。 三、制样 (一) 制样要求 制样方法对红外光谱图的质量影响很大,试样制备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试样的浓度或厚度要适当,否则吸收光谱过强或过弱,影响光谱图质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