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概述 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本厂设计规模为3 万锭200 台布机,实际建成规模为30000 锭和200 台布机,主要产品为:甲:14.5×14.5×267.5×248×18纯棉细平布;乙:14.5tex纯棉普梳纱。 下面本文以精确的数据、详实的文字说明及清晰的图形对设计一一作了论述。其中包括总平面布置、厂址选择、工艺流程、技术经济指标、工艺计算及机器选配、厂房形式及柱网尺寸、车间布置和机器排列等方面。 2产品种类与原棉选配 2.1产品种类 14.5×14.5×267.5×248×180 纯棉普梳细平布 14.5tex纯棉普梳纱 2.2原棉选配 其纱为细号纱,经纬纱采用中线密度纱织制的平纹织物。坯布直接供市销的,又称市布。纬纱的线密度等于或接近于经纱线密度。经向紧度为35%~60%,纬向紧度为36%~60%,经纬向紧度比为1:1。因此,在原料的选用上应该选择色泽洁白、品级较高(1.5~2.8)、成熟度适中、纤维线密度小、强力较高、纤维较长(30~29mm),整齐度较好和杂质疵点较少的原棉。 2.3辅助材料选择(主要是浆料的选择) 为了提高经纱的可纺性,单纱一般都要上浆,使纱条毛羽帖伏,布面光洁。经纱上浆使浆料的一部分被覆于纱的表面,形成浆膜,提高经纱在织造时的耐磨性能;另一部分则浸透到纤维束间,增加纤维的抱合力,提高经纱强度,但浆液浸透不能太多,否则浆纱发硬,弹性降低,导致经纱断头增加。股线一般布需要上浆,有时因工艺流程需要,股线在浆纱机上进行并轴加工,为稳定捻度使纱线表面毛羽贴伏,在并轴加工的同时,可以让股线上些轻浆或过水。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浆纱应具有以下性能: (1)浆液对纱线要有良好的润湿性能,以便浆液中的粘着剂和纱线有一定的粘着作用。 (2)在整个上浆过程中,浆液要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上的稳定性,即浆液不能发生沉淀、起泡、发霉或以外的分解。 (3)浆液应呈无色透明(或极淡的色调),无刺鼻或对个体有害的气味。 (4)浆液能被迅速烘干,不能有延迟凝固或发粘的表面,且不易使纱线产生静电。 (5)浆纱织成的布,在印染厂中要易于退浆,且退浆不污染环境,或应使污染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此外,浆料的价格要低廉,四季都有货供应。 棉纤维为亲水性纤维,故纯棉纱易于吸浆,上浆时易采用有一定分解度的淀粉以增加纱强度和耐磨性。由于经纱特数小,单纱强力低,故上浆主要是增强,上浆率稍高。对于细布,密度较高,织造紧度大,上浆率高些,但应尽量降低浆液浓度,使浆液既有高黏附力,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