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与病理诊断的联系病理科刘惠萍一、标本送检1.送检单的填写2.送检标本的注意事项二、病理报告1.病理报告的格式2.病理报告发出时间3.常见病理误诊原因及其避免原则三、特殊检查1.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快速活检)2.免疫组化一、标本送检1.送检单的填写认真填写申请单各项目,包括:基本情况、临床情况、病变具体部位、重要病史、相关辅助检查、手术所见、临床诊断等(字迹清晰)。(例如:恶性肿瘤病史对判断转移性肿瘤的作用-淋巴结转移的恶黑;病变部位对判断肿瘤性质的作用—脂肪组织肿瘤;辅助检查对判断肿瘤性质的作用—PSA、X线;血液激素水平检查对诊断内分泌肿瘤的作用等)2.送检标本的注意事项1)经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立即固定(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标本时必须完全浸泡(固定液为标本的5倍体积);冰冻检查时,标本无需固定,切勿自行切开,造成取材不完整,看不到最大切面。2)装标本的容器必须干净密封,以免污染,混淆诊断。3)请将标本贴好标签,以免出错。4)小标本活检特殊固定液与病理科联系。5)固定液有保质期,需新鲜配置。6)用针管、纱布、安瓿、手术帽、手套送检标本拒收。二、病理报告1.病理报告的格式Ⅰ类:确切诊断报告:(胃窦)溃疡型低分化腺癌(肿物距贲门切线6.5cm,幽门切线2cm,面积6*4.5cm),癌细胞呈低度分化,侵及肌层达浆膜。两端手术切线上未查见癌细胞。查见小弯侧淋巴结9枚,3枚查见转移癌(3/9)。查见大弯侧淋巴结13枚,3枚查见转移癌(3/13).另送检淋巴结2枚,均查见转移癌(2/2).Ⅱ类:病变性质报告:如肺肉芽肿性炎,可能为结核或结节病。Ⅲ类:描述性报告:有时疾病或病变性质根据送检材料,难以了解临床情况或其他工作,难以做出确切诊断,进行描述报告。如皮肤疾病。Ⅳ类:不能诊断:送检标本因过于细小,破碎,固定不当,自溶,严重受挤压(变形),被烧灼,干涸等,无法作出病理学诊断。2.病理报告的时间1)内镜及穿刺标本:2个工作日2)普通标本:3个工作日3)某些原因(连续切片、再取材、加做特殊检查、免疫组化、脱钙、补充临床资料、疑难病例会诊等)不能如期发报告,可口头向临床医师说明原因。3.常见病理误诊原因及其避免原则1)临床资料不全、不确切:如骨肿瘤无充分的X线资料难以确诊;脂肪组织肿瘤无准确部位有时良恶性难以确定。请临床医师积极配合提供准确全面的临床资料。2)临床上取材不足或取材不当,临床医师避免取边缘反应性病变,应取中心部位实质性病变。如脑神经组织肿瘤取一块边缘反应性病变活检常易误诊为良性;一个恶性肿瘤各部分分化不同,若取较分化部分可能误诊为良性。3)取材时尽量避免取出血坏死组织。三、特殊检查1.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快速活检):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为明确病理诊断,以决定进一步手术方案而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紧急会诊。1)临床医师应在手术前一天提交冰冻快速申请单,填写病史、重要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请病理医师特别关注的问题。尽可能不在手术过程中临时申请快速活检。2)送检肿瘤组织避免出血坏死、边缘部位及组织过小。注意事项3)冰冻快速活检的缺陷:a.体积较大肿瘤发生局部恶变时,因冰冻切片难以全部取材而可能未发现;b.交界性肿瘤及良恶性不易确定的肿瘤(灰区),冰冻检查只能提供参考性意见或需推迟至石蜡切片方能明确病变性质;c.淋巴结、脑组织、脂肪组织病变需石蜡及免疫组化确诊;e.个别疑难病例需多方会诊。4)冰冻的适应范围a.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标本;b.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c.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d.确定切除组织的类型: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5)冰冻的慎用范围涉及截肢和其它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标本。需要此类手术治疗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冰冻的慎用范围6)不适宜应用范围a.怀疑为恶性淋巴瘤b.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小于等于0.2cm者)c.术前容易进行常规活检d.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