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本节课通过大量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总结,自己得出结论,为学生发挥其主体性提高尽可能多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内容和地位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Ⅰ》模块中第 2 章第 4 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了解脂质对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最后说明了蛋白质、糖类、核酸这三类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单体为单位的多聚体,都是以碳链为骨架,认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等内容。这与前面学习的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内容密切联系,也是后面学习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 、繁 殖 和遗 传 进化、血 糖平 衡 的调节等内容的基 础 。 2 .教学重点 ( 1 )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 2 )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3 .教学难 点 ( 1 ) 多糖的种类及 其结构。 ( 2 )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三、学情分析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部 分内容和生活联系很 大,学生对这部 分知识很 感 兴 趣 ,有 深 入学习的欲 望 。学生在初 中时 学习过有 关 糖类、脂肪 的功能,但 内容十 分简 单,仅 是介 绍 性的。学生对多糖的种类、结构以及 脂质的种类并 不 了解,而 且 化学也还 没 学到有 机物这部 分知识,所以对学生来 说,糖类的结构这部 分知识比 较 难 以理 解。 四 、教学目 标设计 1 、知识目 标 ( 1) 概 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 2) 举 例 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 3)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能力目 标 ( 1) 尝 试 进行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 2) 运 用生物学知识解决 社 会生活中的一些 实 际 问题。 2 (3)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报纸等媒体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五、教学方法设计 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资料等,化静为动,化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