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 原子、离子或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晶体。从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角度来看,粒子之间存在着结合力;从能量的角度来看,一块稳定晶体的总能量(组成晶体的所有N个粒子的总动能和相互作用势能)低于这N 个粒子相互分离即自由时的总能量,也就是说,粒子在结合为晶体的过程中,要放出能量,而晶体在熔化、汽化等分解过程中,需要吸取能量。 晶体的典型结合形式有离子结合、共价结合、金属结合、范德瓦耳斯结合和氢键结合五种形式。本章首先学习结合力的一般特征,然后学习晶体的典型结合形式。 §2.1 结合力的一般性质和结合能 不同的晶体,例如氯化钠、金刚石、金属铜等,粒子间的结合力具有不同的性质。但是,不同晶体中,两个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相互作用势能,具有一些相同的性质。两个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吸引作用在远距离是主要的,排斥作用在近距离是主要的;在某一适当的距离,两种作用相抵消,该距离就是这两个粒子的平衡间距。 2.1.1 相互作用势能的一般性质 两个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如果分别用吸引势能和排斥势能来表示,可用幂函数一般表示为 nmrrrUβα +−=)( (2.1) 第一项是吸引势能,第二项是排斥势能;式中α 、β 分别是吸引势能与排斥势能的比例系数,m、n 分别是吸引势能与排斥势能的幂次,通常nm <;如图 2.1(a)所示。对于正负离子之间的库仑吸引势能,;对于雷纳德-琼斯(Lennard-Jones )势,和 ,通常记为 1=m6=m12=n])()[(4)(612rrrUσσε−= (2.2) 式中6/1⎟⎠⎞⎜⎝⎛= αβσ,βαε42=。 2.1.2 结合力的一般性质 两个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即结合力,等于相互作用势能的负导数 drrdUrf)()(−= (2.3) 即 11)(++ +−=nmrnrmrfβα (2.4) 相互作用势能和结合力曲线如图 2.1 所示。距离r比较大时主要是吸引作用(),0)(rf1. 平衡间距 满足的两个粒子之间的距离,称为平衡间距,记为。这时 0)(=rf0r0)(0=rdrrdU (2.5) 即 0011=⎥⎦⎤⎢⎣⎡−++rnmrnrmβα (2.6) 得到平衡间距满足 αβmnrmn=−)(0 (2.7) 在相互作用势能曲线上,对应于极小值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