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年某镇中学法律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与大家聚在一起,来上一堂法治课。在讲法律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这是发生在欧洲的故事。号称“军人国王”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后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镜厅被德意志各邦君主拥立为德国国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他的助手就是大名鼎鼎的宰相俾斯麦。 有一天这位国王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他的视线却被紧挨着宫殿的一座磨坊挡住了。如此不合时宜的建筑,让这位国王非常扫兴。但他毕竟还是爱自己的子民的,他想以一种公道的方式来解决,于是他派人前去与磨坊的主人协商,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房。不料这个磨坊主就认一个死理,认为这座磨坊是从祖上传下来的,以后也要传下去,不能败在我手里。经过几次协商,就算国王许以高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个老汉始终软硬不吃。 面对这样不识抬举、不可理喻的钉子户,国王一怒之下,派警卫员把磨坊给拆了。有趣的是这个钉子户拆迁时倒很配合,展现了良好的绅士风度,好像一点都不担心,既没有哭天喊地,满地打滚,也没有把汽油倒在身上威胁要自焚。他袖手站在一边,自言自语说:别看你是一国首脑,我国家尚有法院在,待我到法院与你理论。 第二天这个老汉,就在当地一纸诉状把国家元首告上了法庭,地方法院居然受理了,判决结果居然是威廉一世败诉。经判决,国王必须“恢复原状”,并且赔偿拆毁房子造成的损失。威廉一世贵为一国之君,拿到判决书也只好遵照执行,而那个坊主之后就躺在他的小磨坊里,从此以后不管什么国际友人来访,他天天 1 心安理得地磨他的面粉。 后来威廉一世和磨房主都去世了,轮到小磨房主想进城,希望把磨房给卖了,不由想起了那个老买主,也不知第二代领导人对这个磨房感不感兴趣,就给威廉二世写了封信。威廉二世给他回了信:“我亲爱的邻居,来信已阅。得知你现在手头紧张,作为邻居我深表同情。你说你要把磨坊卖掉,我以为期期不可。毕竟这间磨坊已经成为我德国司法独立之象征。理当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的名下。至于你的经济困难,我派人送去三千马克,请务必收下。如果你不好意思收的话,就算是我借给你的,解决你一时之急。你的邻居威廉二世。” 历经了多少个统治者,直到现在,那个磨坊,作为德国司法独立的象征,代表了一个民族对法律和人权的信念,象纪念碑一样屹立在德国的土地上。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归纳成这样一个题目:《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并且使题目本身成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