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的概念:继电保护是由继电保护技术和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一个系统 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反应系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并且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的任务和作用: 1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不正常运行的类型和电气元件的维护条件,发出信号,由运行人员进行处理或自动进行调整。3 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和电力系统中其他自动装置配合,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继电保护在技术满足的四个基本要求: 可靠性(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选择性(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应在可能最小的区间内将故障从电力系统中断开,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速动性,灵敏性。 主保护:反应被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将故障切除的保护。 后备保护: 在主保护不能动作时,该保护动作将故障切除。根据保护范围和装置的不同有近后备和远后备两种方式。 近后备: 一般和主保护一起装在所要保护的电气元件上,只有当本元件主保护拒绝动作时,它才动作,将所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切除。 远后备: 当相邻元件上发生故障,相邻电气元件主保护或近后备保护拒绝动作时,远后备动作将故障切除。 选择性的保证:一是上级元件后备保护的灵敏度要低于下级元件后备保护的灵敏度,二是上级元件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要大于下级元件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者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息量,当突变量达到一定值时,启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 动作电流: 过电流继电器线圈中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 Iop。 返回电流: 继电器线圈中的使继电器由动作状态返回到起始位置的最大电流 Ire。 继电返回系数:Kre=Ire/Iop 继电特性: 无论启动和返回,继电器的动作都是明确干脆的,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位置 电磁型电压继电器:过电压 Kre<1 欠电压 Kre>1 中间继电器: 通常用来增加接点数量和触电容量,以满足操作控制的需求,电流保护的中间继电器动作延时一般不小于0.06s 或返回时限不小于0.4s (有小延时)。 电流整定值...